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施行,特地铸造了一种厚重的权钱(又称法钱),面文左右两侧有“重四两”的小篆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数字符号,作为衡量的标准。权钱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权钱”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     
A.颁布律令长治久安B.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C.修筑驰道沟通南北D.统一货币的措施得力
2022-08-23更新 | 631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选修班)试题
2 . 易中天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其中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地位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发展封建的思想文化D.消灭其他的异端学说
3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2022-08-19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朝时,人烟稠密的中原等地区授田标准是一户百亩,甚至更少。但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特别是在南方所谓“新地”,其授田没有限额,而且税田的租率也较中原为低。这表明秦朝(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中原经济逐步衰退
C.注重边远地区的开发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2022-08-14更新 | 13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5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命人刻制“峄山碑”,其中记载:“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迫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关于秦朝“峄山刻石”的碑刻及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峄山刻石拓本   (局部)
①记述了秦灭六国,建立皇帝制度等史实
②可以用于研究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
③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加强统治
④该碑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8-02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中秦朝的举措(     
A.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D.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2022-07-17更新 | 53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史禄开凿灵渠,并于公元前214年完工通航,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成为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越岭运河。秦始皇修筑灵渠旨在(     
A.改善岭南交通B.加强君主专制
C.促进岭南发展D.统一岭南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9 . 下表是古代世界一些大帝国的交通状况,他们发展交通的根本意图在于(     

国家

交通

罗马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盛况

统一后,修建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波斯

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2400多千米的“御道”

A.便利帝国人口流动B.调动军队巩固统治
C.推动丝绸之路开通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2022-07-04更新 | 46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发兵征讨岭南地区。当时,秦军要进入岭南,最近的路线是穿过五岭。五岭的西端往南是漓江的发源地,往北是湘江的发源地,相距不远,所以从地形条件上看非常有利于渠道的开凿。秦始皇在详细了解了地形条件后决定在此打通水路。在秦始皇的亲自过问下,工匠们精心设计的天平、铧嘴、陡闸等设施让灵渠充分发挥了航运、防洪、分水等功能,它们均是中国水利史上创新,灵渠因此而诞生。自古绝无可能谋面的漓江和湘江就这样连接在一起。灵渠建成后秦始皇所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用它来运送军粮,而是设南海郡、象郡、桂林郡,正式对该地区施行郡县制。此后,为了开发这一地区,秦始皇下令军队必须在此长期驻守,还发配数以十万计的戴罪之人到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即便在秦代之后,灵渠依然被用作粮饷运输和转运兵员的重要通道,是粤盐北运和湘米南运所依赖的水运通道。

摘编自刘晓霞《秦始皇与古代运河灵渠考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出灵渠的位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修灵渠的有利因素和历史影响。
2022-06-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