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所示为《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和《后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对曹操事迹的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三国志》《后汉书》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曹操自领冀州牧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曹操自为丞相
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常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阐,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A.历史叙事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B.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D.《三国志》的记载更符合客观事实
2024-0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可见,曹操募民屯田旨在(     
A.缓解人地矛盾B.适应频繁征战的需要
C.稳定西北边疆D.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
2023-02-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记载,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该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
C.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2024-01-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
2022-05-25更新 | 271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     
A.表达联吴抗曹的意志B.表明挥师北上的决心
C.推进了南北民族交融D.拓展了吴国北方疆界
2022-07-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宋代不同文献关于当时手工业的记载。据此可知,宋代
记载文献
“宜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政和后,诸葛氏之名于是顿息焉。……流传将七百年”【宋】<铁围山丛谈》
“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宋】老学庵笔记》

A.工匠技术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B.传统婚姻观念束缚手工业发展
C.官营手工业的技艺更新缓慢
D.手工业生产呈现出地域化特征
2021-06-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备考冲刺卷历史试题
8 .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A.历史史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C.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为历史证据D.史家视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2021-07-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1-08-11更新 | 5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晋书·陈寿传》记载,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街亭之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陈寿的父亲遭到牵连,受髡刑(剃去头发),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故意贬低诸葛亮,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以上内容表明
A.对历史文献的认识应持辩证态度
B.历史文献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历史文献左右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历史文献的记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