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鼎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昨日更新 | 67次组卷 | 2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民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书·百官志》记载:郡守,秦官。秦灭诸侯,随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汉景帝中二年,更名守曰太守,尉为都尉……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晋成帝成康七年,又省诸郡丞。据此可知(     
A.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和封国并行B.秦朝所开创的郡县制影响深远
C.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不断加强D.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具有延续性
21-22高一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的亲信华歆率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汉献帝“三让”后才“答允”。曹丕还引用上古君尧、舜、禹禅让的依据,以示自己是“以德配天”而非“乱臣贼子”。据此可知,曹丕代汉称帝(     
A.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B.力图避免与儒家的伦理相悖
C.为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D.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22-09-27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
2022-05-25更新 | 27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年),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太康元年(西晋280年)平吴,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     
A.表达联吴抗曹的意志B.表明挥师北上的决心
C.推进了南北民族交融D.拓展了吴国北方疆界
2022-07-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山东潍坊·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件大事,不同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关)羽、(张)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

——《江表传》

材料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孙权)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搡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资治通鉴》


(1)依据上述材料,确定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事实。
(2)指出三则材料对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作用的叙述有何不同?据此说明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2021-05-07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