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朝的更替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曾对刘宋时期(420-479年)就任录尚书事、侍中、尚书令、中书监、令、左右仆射等权力中心八种职官的人数及出身作了详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任职者164人次中,世族105人次,占总数的64%;宗室外戚31人次,占总数的19%。据此可知,刘宋时期的门阀政治(     
A.阻碍了历史进步B.是贵族政治的回归C.改变了皇权专制D.是官僚政治的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朝刘宋时期,统治者认为前朝土地法令太过严苛,于是规定凡是已经开垦的山泽“听不追夺”,以官品高卑各占山1~3顷,百姓与九品官员同样,均占1顷。该法令(  )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恢复B.局部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C.促成了土地的平均分配D.保护了豪强地主的利益
4 . 《南史·张孝秀传》记载:梁朝张孝秀“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率以力田”。该时期(     
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B.庄园经济繁荣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门第观念淡化
2023-12-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朝时期,寒人出身的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等人担任中书舍人,孝武帝刘骏处理官吏的选授、升降和赏罚等大事,都与他们商议,然后作出决定。寒人还常担任地方州镇的重要吏职——典签,对府州行使监察权,以至“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据此可知,寒人出现的实际原因是(       
A.地方势力的扩大B.门阀士族的衰落
C.军事争端的加剧D.皇权政治的强化
6 . 548年8月南朝侯景叛乱,仅率千余人过江直驱建康。549年3月攻陷建康内城台城时竟已拥兵十万之众。这从侧面说明(     
A.佛教传播加剧矛盾B.南朝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信仰体系崩塌D.小农经济异常脆弱
2023-07-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朝梁的最高统治集团中,属高门士族的占到85%。侯景之乱后建立的南朝陈初年,由少数族酋帅或寒族出身的皇族成员或将相大臣有20人,占其全部的87%。这说明侯景之乱(     
A.彻底摧毁了门阀士族B.破坏了南朝社会结构
C.推动了南北形势逆转D.加剧了统治集团矛盾
8 . 宋孝武帝采取“军户免为平民”的举措,使“民户繁育”。梁武帝则下诏允许返乡流民可以“占请村内官地官宅”。这些措施(     
A.使自耕农成为社会经济主导力量B.增强了朝廷对抗门阀士族的实力
C.强化了社会生产的商品经济属性D.清查出门阀士族隐蔽的大量人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中书权力制约皇权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56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