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朝的更替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日内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阶级矛盾尖锐B.政权更迭频繁C.社会相对稳定D.经济发展快速
2024-05-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8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A.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D.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巾起义失败后,战争频发,导致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其中出现长期战乱的时期是(  )
①东汉末年②西晋中后期③十六国时期④南朝中前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南朝的高门士族拥有“平流进取,坐致公卿”的政治特权地位和“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的腐朽生活方式,使他们既丧失经世治国的本领,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这表明南朝(     
A.士族阶层逐渐衰弱B.以高门为统治支柱
C.崇尚华丽的审美观D.特权阶层内斗不断
7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8 .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描述道:“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大批人口南迁
③南方长期基本和平④全国割据局面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看一本书的目录。就此推断该目录反映的时代特点是(     
目录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南方经济处于主导地位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交融
2023-01-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