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2 . 刘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律文,规定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的最高限额,一、二品官占山三顷,至九品及百姓一顷;已经占足者,不得再占;先前不足者,可以补足。据此可推知,这一规定(     
A.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C.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稳定了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
2024-04-1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4 . 东晋时,粤东北有位著名胡南来中原人,曰程旻。他生于晋,好读书,“值五胡乱华,晋室亡,乃结庐江滨隐居不仕,故称程处士……程旻所作所为,深得邦人称羡。这些邦人是与程旻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原人。此又不失为东晋已有客家先民在粤东的佐证。这反映出(     
A.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中原地域特点影响较大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晋时,南方冶铸业并不发达,到东晋时,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除官府冶铁作坊之外,民间鼓铸也有发展,冶炼技术还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南方冶铸业的发展得益于(     
A.民族交融的加强B.古代经济重心的转变
C.小农经济的衰退D.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多次决口,江水涌入洞庭,而湖北云梦泽急剧萎缩。长沙也修筑了大量陂塘,今日长沙的地名东塘、左家塘、侯家塘等即源于此。这(       
A.吸引流民开发今湘北地区B.造成长沙郡水患严重危害经济
C.有利于门阀士族控制地方D.推动张仲景为流民著《伤寒论》
7 . 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地理分布图(局部),该图的状况可用来说明(     

A.中原地区经济领先地位丧失B.南方地区绘画水平超过北方
C.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D.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至南朝刘宋时,江西已成为江南稻米的重点产区之一。《豫章记》云:“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沃野垦辟,家给人足,蓄藏无缺”。此外,宜春、新余、永新、萍乡等县,在东晋南朝时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江西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B.北民南迁与土著共同开发
C.统治者劝课农桑的政策D.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
9 . 南朝时期,江南各地绢布价格日见低落。宋永初年间(420-422年)“官布一匹,直钱一千”;元嘉时期(424—453年)“物价转贱,私货则束直六千(十匹为一束),官受则匹准五百”;齐永明二年(484年)布的价格,“入官好布,匹堪百余”。这一现象可用来研究,南朝江南地区(     
A.纺织业的发展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C.通货膨胀严重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10 . 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的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这一举措(     
A.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B.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C.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D.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
2023-08-27更新 | 46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