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基于北魏的文化国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首先于425年,下诏∶“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成楷式。”自此,改变了以前文字混乱的局面。429年,太武帝还组织一批儒家学者对儒家典籍加以整理注释,“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叙成《国书》三十卷。"444年,发诏令∶"今制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并选拔儒家学者讲学,专门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同年,太武帝发布诏令∶“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他采取的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为后来的孝文帝改制奠定了社会基础和人才基础。

——摘编自李相宁《析北魏太武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太武帝学习中原文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太武帝推行上述举措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政权。魏初,礼俗纯朴,法律仍带有原始部落习惯法的性质。进入中原后,北魏统治者开始注意吸收汉族文化,以法律作为统治工具。398年,北魏首次制定较为系统的成文法,揭开了此后大规模立法活动之序幕。其后比较重要的如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神廘四年诏“司徒崔浩改定律令”;正平元年,“诏太子少傅游雅、中书待庐胡方回等改定律制”;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太安四年,“又增律七十九章,门房之诛十有三,大三十五,刑六十。总体而言,北抱前期的律法经历了一次部落法向成文法的过。但是随着北魏从游牧向定居、从部落向专制皇权的转化,改变其前期法律刑重网密、司法枉滥以及法典与现实脱节等司法特点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样,以孝文帝太和改制为标志,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重大变革中,也同时包含了律法制度的巨大变革。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前期律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前期律法改革的历史作用。
3 . 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2019-07-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