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B.民族交融是导致部分民族消失的主要原因
C.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消失
D.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前赵的建立者刘曜(匈奴人)大量任用汉人为官,又在长安设立学校,选聘名儒传授汉族传统文化,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些措施
A.保证了前赵政权的统治B.丧失了匈奴的民族个性
C.推动了汉匈两族的交融D.融洽了北方的民族关系
3 . 北魏立国之初借助儒学的“五德终始说”来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利用皇帝祖先说(结合了拓跋氏的祖先传说)……对胡族身份有所回避。这反映出北魏政权
A.重视神话的资鉴功能B.忽视历史传统的重要性
C.顺应了民族融合潮流D.推崇儒家的伦理道德观
4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心勃勃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为与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珪的话
A.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B.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
C.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D.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
2020-09-15更新 | 68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十   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族人石勒在政权建立之前,就在与西晋、前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为扩充兵力,石勒每到一地,皆释放囚犯、招纳逃亡者。石勒不仅好骑马、射箭,也喜欢文化,即使在出征打仗的间隙,仍常令人读史书,评价历代帝王的优劣,得到官员儒生的赞同。330年,石勒称帝。后赵政权建立后,石勒注意协调羯族人与汉族人的关系。他专门设立了门生主书的官员,掌管羯族人进入宫中的事务;又制定严格的法令,不让羯族人侮辱汉族士族。此外,他还到襄国的学校考察学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情况;设立秀才、孝廉试经的制度;郡国也设立学官,每郡设两名博士祭酒,有弟子一百五十人。石勒统治时期,后赵百姓每年缴纳布帛两匹、粮食二斛,负担比西晋稍轻。石勒死后,后赵政权陷入动乱之中。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后赵政权建立前后石勒所推行的政策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赵政权国家治理的意义。
6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19-10-22更新 | 239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华,而无秋实,匹诸浮伪(浮华虚伪),盖不足存(录存、记载)”。材料反映出贾思勰
A.主张农工商均衡发展
B.生产理论缺乏实践的检验
C.“重农抑商”的思想
D.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8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出任宗主大多是
A.鲜卑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
C.地方豪强地主
D.一般平民
9 . 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2019-07-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各组王朝排列中,均建都于洛阳的是
A.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B.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C.西周曹魏北魏隋唐D.东汉东晋前秦辽后梁
2019-06-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