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原“大传统”中的“文”与“礼”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是由于其高雅性,而是由于其实用性,即在官僚制度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因此受到北魏朝廷重视,并逐渐成为北魏权威价值结构中的高价值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北魏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B.这是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
C.中原“大传统”符合北魏的传统价值D.中原与边疆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2023-12-1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晋灭吴之战与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南北战争”。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①西晋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②淝水之战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两次战争主要发生在长江沿岸                    ④两次战争都是北方政权攻灭了南方政权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8-28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教改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嘉峪关魏晋墓中6号墓壁画《犁地》,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再现了西域民众安定的生活风貌
C.得益于南北方民族交融的推动D.反映了精耕细作的田庄经济盛行
4 . 《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向中原迁徙,在北方建立起许多政权,这些政权大都自称是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民族迁徙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匈奴鲜卑
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①大部分政权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
②十六国政权都在黄河流域建立
③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北方地区
④各族交融频繁差异缩小隔阂消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