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3 .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这反映当时(     
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B.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D.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4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23-10-23更新 | 45次组卷 | 6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时,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后赵创建者羯族人石勒、前秦创建者氏族人苻坚等都推崇汉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快民族封建化进程B.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
C.借助汉文化巩固政权D.加强民族和国家认同
2023-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的用意是(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在发动反晋起兵后不久,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上天,已具备“德”,并建国号为“汉”,继而将得天下。前秦统治者苻坚也在强调了“受命”“有德”后进一步统一黄河流域。这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B.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道德修养较高
C.儒学思想得到华夏族群的认同D.南北统治政权积极谋求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晋时期,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他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表明(     
A.民族差异逐渐缩小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D.华夏认同观念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前秦苻坚曾“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并“以清河房旷为尚书左丞……北平阳陟、田勰、阳瑶为著作佐郎,郝略为清河相:皆关东士望”。这说明,苻坚(     
A.承续中原王朝统治策略B.与中原士族结成血亲同盟
C.促使前秦政权趋于稳定D.实行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
10 . 十六国前赵统治者刘渊曾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后赵创立者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B.推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D.给汉地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