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2024-05-17更新 | 24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四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三)历史试题
2 .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治国理政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如表中的政策统治者统治政策(     
统治者统治政策
前秦苻坚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传授汉文化;废除胡汉分治
后秦姚兴注重人才选拔;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厉行节俭
北魏孝文帝改汉服,禁北语,说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尊孔墨儒,复兴礼乐
A.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中的一幅。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壁画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A.画像砖主要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5 . 如表中的史料反映了(     
史料来源
“昔黄帝有子十二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府、州、县。”《金史百官志》
A.少数民族政权走向封建化B.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C.体现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6 . 十六国时期,羯族石勒建立的政权以中原古地名命名政权国号,立国号为“赵”。在官僚机构中,除保留大单于这一职务外,皆同于中原。地方管理制度也是州郡县制,州设州牧或刺史。这说明(     
①石勒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②石勒政权的制度实现全盘汉化
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融④汉族典章制度影响了少数民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4更新 | 15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     
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8 .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管理的部分情况。这表明当时(     
北朝北魏时期册封大阳(今大别山区)蛮王桓天生为襄阳王、东荆州刺史
南朝宋齐时期荆州设置南蛮校尉府,雍州设置宁蛮校尉府,管理当地“蛮”族事务
梁陈时期任命新吴洞主余孝顷(傒族)出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
A.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在不断加强B.少数民族政权开启封建化进程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迅速发展D.统治者实行因俗因地而治政策
2023-08-3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代史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僭伪诸君有文学”条中指出,十六国时期很多胡族君主都雅好经、史、文学,并提倡文教、兴办学校。刘渊、刘聪、慕容皝、慕容儁、苻坚、苻融、姚兴等人“皆生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这种做法(     
A.表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深远B.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完成封建化
C.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D.反映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广儒学
2024-01-1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这些做法意在(     
A.发展农耕经济B.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C.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