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
2 .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大迁徙的时代。下图为当时少数民族内迁路线图。这一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内迁

A.促进了隋唐盛世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
C.加快了儒、佛、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D.促成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2022-02-01更新 | 15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D.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4 .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曾表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以盛世圣君、奉天承运的帝王自居,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认为:“密迩江扬(长江流域),不早当晚,会是朕物”;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叙述之列。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统一将是大势所趋B.儒学成为思想主流
C.政权分裂割据加剧D.南北矛盾趋于缓和
5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长安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6 .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间坐标轴。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趋势明显B.政权更迭较为频繁
C.南北方经济不平衡D.儒释道的三教并行
7 . 根据下列示意图,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民族矛盾与民族融合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国家分裂与统一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汉族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
C.人民生活普遍安定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2021-06-05更新 | 1411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匈奴鲜卑
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①大部分政权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   ②十六国政权都在北方地区建立
③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北方地区   ④各族交融频繁差异缩小隔阂消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