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朝的统治和政权更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西魏—北周政权就实力而言原本是最弱的一方,但后来居上,逐渐强大。北周先灭北齐,取代北周的隋朝又完成了南北统一。致使这一变化的是(     
A.九品中正制为北周选拔出诸多优秀人才B.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以强化凝聚力D.淝水之战致使前秦政局不稳而分崩离析
2024-03-18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国有制形式大行其道,比如曹魏的大规模屯田,但这是战时体制的产物。在社会相对安定后,西晋占田制的推行逐渐回归到土地私有。北魏推行的均田制,也不得不加入一些土地私有的内容。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土地私有(     
A.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蔓延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更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10-20更新 | 47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书》中记载北魏世系时道:“昔我皇祖,胄自黄(帝)轩(辕)……慑服戎夏,叠曜重光。”《周书·文帝纪》称北周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上述记载意在
A.解释政权更迭的深刻原因B.凸显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表彰先祖统一华夏的功绩D.融合民族认同以巩固统治
6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7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693次组卷 | 88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