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朝的统治和政权更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而北朝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上述现象体现了(     
A.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称谓B.史籍体例呈现出多样性
C.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D.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
2 . 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       
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北朝儒学实现了复兴重振
C.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D.开放包容的对外交流心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兴起于北魏的关陇集团因籍贯大多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得名,主要是由汉人豪族和鲜卑权贵共同组成的集合体。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影响直至唐朝。西魏、北周、隋、唐多个王朝的建立者出自或推称出自这一集团,他们在政治上结成一体,又都与鲜卑独孤氏联姻。这一现象(     
A.推动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的形成B.有利于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整合
C.表明中央对周边族群实行开明政策D.完善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勒设“君子营”,礼遇“衣冠华族”,重用汉儒张宾等,“朝会常以天子礼乐飨其群下,威仪冠冕从容可观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汉族上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来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B.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内迁D.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022-08-27更新 | 809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受环境影响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南方冶金技术超过了北方D.北方自然经济所占主导地位
6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
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B.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
2022-06-03更新 | 66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23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北史・李大师传》载:“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由此可知,《北史》编撰者意在突出
A.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C.区域发展D.政权更迭
9 . “大一统秩序”的重生之路——三国两晋南北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班固等《白虎通·三纲六纪》

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徐臣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

材料四 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上……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

材料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中所蕴含的“回归”的因素,并说明“回归”后的隋唐是否是秦汉的“复刻”。
10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出现上述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门阀士族处于兴盛时期B.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对峙
C.民族交融遭到严重削弱D.王朝正统之争异常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