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朝的统治和政权更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据统计,南北朝天象记录密度远高于魏晋,并且其相关记录分布十分不均匀,有关异常天象的记载多出现于建国之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则更为关注天文观测。由此可知,南北朝天文观测活动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C.少数民族对科学的渴求D.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 . 记载北魏历史的《魏书》将南北朝时期与北魏对峙的南朝建国者分别称为“岛夷刘裕”“岛夷萧道成”、“岛夷萧衍”,而南方的齐、梁统治者贬斥同时期的北魏为“索虏”。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五胡乱华造成华夷观念混乱B.南北对峙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C.政权更选加剧了地区的分裂D.以“正统”为旗号争取民心
2022-07-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隋书·食货志》等记载,南北朝时期,主要使用铜币交易的地区,将金银作为主要货币的地区与将绢、帛作为主要货币的地区几乎成“三分天下”之势。这一局面反映出当时
A.政权对峙的加剧B.丝绸之路的中断C.商品经济的衰落D.盐铁官营的废弛
2022-07-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杨向奎指出∶"魏晋以后,政权分崩,实不一统,但任何一族之当道者,都以一统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负。"该学者意在说明(     
A.大一统观念影响深远B.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C.封建化进程遭遇挫折D.政权更迭渐趋频繁
5 . 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教”(用诗歌教化)传统自《诗经》以后逐渐形成,而魏晋文学则表现出消解“诗教”的娱乐化倾向。造成古代文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     
A.社会环境的变化B.佛道文化的冲击
C.门阀政治的黑暗D.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坞堡外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内有强大的私人武装和家兵,他们平时在土地上大规模耕作,农闲时则练兵习武、制造器具,战时防守作战。这些人脱离国家的户籍,成为地主豪强的私家人口。这一状况()
A.有利于政府加强基层户籍管理B.推动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壮大
C.妨碍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促进了集体劳作形式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国魏明帝曾向屠肆(屠宰场)征收“牛肉小赋”,以增国库。北魏时肉类买卖兴盛,以致有的官员“前劳赐,有余肉百斤,卖之”(赏赐所得的肉自己吃不完就拿出去卖),肉食买卖是司空见惯之事。造成当时北方肉类市场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促进区域的开发B.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C.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传入D.汉族饮食习惯发生巨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如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B.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C.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D.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2022-07-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政权分立的加剧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2022-07-07更新 | 49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2022-07-06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