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如永泰公主(武则天孙女)、章怀太子(武则天次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画面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尤其是皇家女性的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展现出唐代画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


图1《宫女图》

材料二   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客使图》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时期,分布于各地的“行”是手工业、商业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如表是有关唐朝时期“行”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当时(     
史料来源
长安“(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长安志.卷八.次南东市》
洛阳“唐之南市,隋曰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唐两京城坊考》
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有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西州(今吐鲁番东南)的市场物价表中,有六个专营行名,即果子行、米面行菜籽行、帛练行、彩帛行、铛釜行大谷吐鲁番文书资料
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B.民族交融盛况空前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国内市场繁荣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晚唐传奇小说《窦乂》讲述了商人窦乂致富的故事,书中写道"胡人米亮谓乂曰'(长安)崇贤里有小宅出卖,直二百千文,大郎速买之。'又西市柜坊,巢(意指存蓄)钱盈余,即依直出钱市之。"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B.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出现资财存储机构D.土地买卖之风盛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说道:“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在唐太宗的眼里,农业不仅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风俗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贞观年间,水旱连年不断,为了有效治水,唐政府对治水的专门机构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各部门的领导力量,中央由工部水部郎中主管水利,各地的水渠和斗门置长一人,专管节水多少,均其灌溉。另外,为了加强对水利部门的监管,唐政府还制定了水利和水运的专门法律,这就是所谓的“水部式”,以刑律来保护河水与堤防的合理使用。

——摘编自章翊中《唐初统治集团重农思想的表现及其发展农业的措施》

材料二   宋初,推广一年二熟制。政府多次下诏劝谕江南、两浙、岭南、福建等地“益种诸谷,民之乏粟、麦、黍、豆者,于淮北州郡给之”,同时让江北之民“就水广种粳稻”。农业还出现了许多茶、桑、菜、水果专业户。农副业分工的加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与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宋代出现了许多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宋代铁制农具有犁、锄、楼、耙、镰等多种,一些总结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如《禾谱》《农器谱》《农书》《耕谱》等。政府将这些农学理论积极推广,许多地方把农书刻印散发民间加以普及。这样使许多农民掌握了一些农学知识原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摘编自李晓玲《浅谈宋代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农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谈谈对当今农业发展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唐朝的相关史料。由此可推知,唐朝(     
扬州有菜农张老,“某诚衰迈,灌园之业,亦可衣食”,在娶亲后,仍然园业不废,负秽镢地,鬻蔬不辍
卖花楼,在建德县南半里许,相传唐及五代时有花楼二十四间,土人善剪绣作花簇(花卉制品),丹阳、浔阳、鄱阳诸郡置酒会,多至此市花
宪宗年间,凤翔“属岁屡稔,公私有馀,贩者流及它方”

A.社会发展助推农产品的商品化B.土地兼并导致小农生产遭到破坏
C.自然经济促进农业的多元生产D.技术进步推动农业水平迅速发展
2022-10-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A卷)
6 .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宪宗时(778-820年),计天下方镇48道,“每岁赋税倚办……东南纳赋八道四十九州”。这反映了唐中后期
A.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B.江浙一带渐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C.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D.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022-06-17更新 | 406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自唐代开始,原本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茶叶开始流向北方,许多贵族、士人开始享受饮茶的乐趣,在唐诗中,频可见关于“贡茶”“饮茶”“种茶”的描述,这些描述也被后世的史学家当作研究唐代茶史的重要史料。这说明(     
A.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B.豪门士族生活日益奢奢靡烂
C.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D.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源于唐朝
2022-11-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她们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
A.提升了唐宋妇女的政治地位B.活跃了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
C.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衰落D.说明男耕女织模式走向瓦解
9 . 如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来源
买卖
文书
动产买卖文书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马契、买奴契等《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
不动产买卖文书约43件卖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货粮食、贷布匹等,文书多以“XX举钱契"“XX便麦契”等形式出现,都为借货契约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文书中有“XX夏田券"“XX佃田契"“XX租田契”等,皆是租赁、租佃的意思
雇佣文书约93件雇牛、雇驼、雇车、雇工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如《唐开元二十四年(734年)二月左小礼租田借麦契)等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
2021-05-07更新 | 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解密15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10 .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哪一课题价值较大(     
A.唐代西北地区农耕发展B.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汉代洞窟壁画艺术研究D.北方民族交融趋势
2022-1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