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雅乐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在唐代被用于郊庙祭祀等国家重要场合。但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并非雅乐,而是与胡乐联系密切的燕乐。至玄宗朝,每有乐事即举国同欢,或有宫廷私宴,且每宴不离燕乐歌舞。这种现象反映唐朝(     
A.西域文化广受社会欢迎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C.传统伦理观念遭到削弱D.君主好恶影响艺术创作
2 .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2022-07-03更新 | 773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上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上“西域”的范围并不固定,在唐代就多次发生变化。唐初主要指敦煌以西唐太宗时转变为吐鲁番以西,唐高宗以后则逐渐用于特指帕米尔以西。“西域”范围的变化,反映出唐代
A.边疆地区矛盾加剧B.治理疆域向西扩张
C.政治中心加速西移D.佛教东传影响扩大
2022-01-08更新 | 549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