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欧洲文明的扩张】

材料一     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进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欧洲文明的扩张就是这个文明本身的性质,他不可能不向外传播了,就是说先进的区域不可能不向落后的区域传播他的文明了,这种文明的传播同航海运动以后下来的殖民开拓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两个国家在接受西方的影响时,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不是西方人拿枪动仗进来的,通商是有的,传教也是有的,但是没有采用像印度、非洲等地的做法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俄罗斯毕竟是一个东方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受鞑靼统治了250年,血液中有鞑靼的人的成分,而且还受到了土耳其的影响。这样,俄罗斯由一个东方半野蛮的民族,经过两三个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西方工业化国家,当然它比真正工业化的国家还要差得多。直到现在,我感觉俄罗斯仍是个奇特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就好比一座房子,有一扇大门朝向西,另外三面墙分别有三扇窗,朝向亚细亚的窗户吹进来的是比较落后的亚细亚文化,一扇吹进来的是希腊的古文化风,一扇吹进来的是奥斯曼的风,从朝向西方的大门吹来的风交织在三股风之间,就构成了今天的俄罗斯文明。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和印度接受欧洲文明辐射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并分别说明这种不同给两国带来的不同影响。
(2)结合拜占庭帝国兴衰和俄国历史发展历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朝向西方的大门吹来的风”的。
2023-05-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沙皇俄国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亦影响深远。改革是沙皇顺应时代之举,也是平衡国内派别之争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改革《宣言》和《总法令》为改革造势和定调,补充性规约适时,适度地调整了改革方向和程度,力争实现带着土地解放农民的最初设想。然而,农民获得的所谓自由并不能解决土地不足、不沃的窘境,他们最终成为税高赋重的自由人。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二   明治维新是幕末民族危亡时期日本社会的权力重组和权威重构。明治新政府内部的近代派与守旧派、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之间经过长期权力角逐,逐步实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重置、中央集权体制的组织构建和社会阶级基础的根本再造,加之法律制度上和精神上的权威形塑,确立了以近代天皇制为载体的绝对权威。

——摘编自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作者评价这两场改革的视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改革的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