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从事打工等副业活动较多。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些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影响。
2021-09-23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9年,亚历山大二世批准成立编纂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由自由派贵族和自由派社会活动家组成,承担制定取消农奴制、保留贵族地产等方面法律的任务。编纂委员会解散后,他所制定的农民改革方案先后提交农民事务委员会和国务会议表决,遭到反对势力的坚决抵制。只是由于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弟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担任农民事务委员会主席,改革方案才获通过。在国务会议上,改革方案再次遭到非难,亚历山大二世力排众议,最终使农民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改革的基本内容即带土地解放农民、取消地主领地世袭权得到了实施。18612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这项违背国务会议多数成员意见的农民改革法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因此在当时被称为“解放者”。

——摘编自张广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俄国现代化》


(1)据材料,分析1861年改革方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解放者”这一观点。
2021-06-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