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在执政初期还面临巨大的反政府势力,在矛盾丛生的执政早期,保持政权稳定、重建社会秩序、理清发展思路、推动革新进程是明治政府的第一要义。为了和俄国宣誓边境地区的主权,日本政府在边境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并兴办大量工厂,因而一些失地农民成为新兴产业工人。1870年,明治政府颁布《海外留学生规则》,在明治政府看来,劳工移民只会在西方世界留下日本不文明国家的印象,而留学生则代表了日本社会的精英,会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明治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新政策,促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流动,但明治政府并未立即组织大规模海外移民,相反却颁布法律严禁任何日本劳工去夏威夷或美国大陆。据日本外务省领事移住部的数据,1868~1884年间,日本海外移民总数才1354人。

——摘编自杜娟《近代日本移民政策的转变》

材料二   1970年以来,中国掀起海外移民大潮,持续至今,成为世界移民大潮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放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限制;1978年年底中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乃至取消对海外移民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以亿计的发展中国家移民涌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随着全球化引发的人力、资本、技术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速,199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移民也呈现汹涌之势。尤其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大批中国商民、留学生随着中国商品、产业与资本的输出以及对先进教育的渴求,奔赴世界各地。据统计,1978~2006年,每年出国留学的数量激增至20~30万人。即使回归比例在提升,滞留在外的留学人员数量也远超回国者。据《人民日报》201365日报道:“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达87%”。

——摘编自庄国土《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初期限制劳工海外移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0年以后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英国圈地运动让其农业走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发展道路;而1789年7月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在进行土地改革时却让众多小农变成了小块土地所有者,致使法国资本主义农业在长时期内主要沿着富农经济道路发展。这是因为,法国农业在主产品方面的商品生产力,完全符合当时市场发育水平的需要,且在葡萄方面的商品生产力还有过剩;当时全国小农达2100多万,他们的宿愿便是获得真正归自己所有的能用来解决其生存的小块土地,国内真正要求和赞成走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道路的,只有少量的地主和农场主。与此同时,法国农村还存在着一支时刻期待着农场雇佣工作的赤贫农民队伍,“他们时常失业”,平时则“靠打零工和在农作物收割季节、葡萄收获季节打短工度日”,这一时期工业中雇用的人力仅有160万人……

——摘编自邓俊康(《法国大革命缘何未剥夺小农土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

材料二: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幕府将军和各藩大名作为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占人口绝大部分比例的农民却没有土地,只有通过佃租来使用土地,且需要按时缴纳年贡。从1869年开始,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使原来各藩领主所辖的土地和人口交归为明治政府。1871年秋,宣布允许农民自由选择种植作物,1872年,正式废除实行了两百余年的《禁止田地永久买卖法令》,还允许务农者经商,而后,又于1873年颁布了地税改革法令,规定统一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价格的百分之三作为土地税额,并用货币税取代了原来的实物税。

——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时期法国农业形成小农生产、未走上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农业改革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