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世纪早期相比,主要区别在
A.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B.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
C.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国家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这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这一时期,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020-06-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下同步练习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反映了(  )
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
B.被压迫民族人民迫切要求实现民族解放的任务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各国人民学习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迫切要求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背景包括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亚洲各国的民族矛盾
②亚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③民族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觉醒
④美国“门罗主义”和“金元外交”的影响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 . “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这一时期,除了下层人民的斗争外,还有(   )
A.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义
B.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运动
C.以殖民者后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D.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改良运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阶段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9世纪中叶前后
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把这次革命运动推到了顶点。其中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士兵为主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了以辛亥革命和印度1905-1908年的反英斗争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新高潮,这次革命斗争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为主体,也包括旧式农民起义。
二战后二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大大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1964年77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从表中提炼一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加以合理解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伊朗等国相继爆发了变革封建制度的革命,菲律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成波澜壮阔的群众性反帝爱国怒潮。与此同时,越南、朝鲜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蓬勃发展,这一切汇成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

——摘编自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材料二   马赫迪起义的起因是埃及统治者对苏丹人民的长期掠夺和剥削。起义的初期,斗争目标是反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在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埃及统治者成了英国的傀儡后,英国直接插手镇压马赫迪起义时,斗争的矛头才指向英国侵略者。斗争的矛头所向前后是不同的,要实事求是地区别开来。

——摘编自王彤《从反埃到反英的马赫迪起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的觉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赫迪起义从反埃到反英转变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2020-05-20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人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的“光荣革命”。事实上,革命党人的起义和流血一直没有停过,“党人之从事运动者,初不少怠,尤注意于军队”。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坚持暴力斗争的道路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C.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失败的危险
9 . 列宁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列宁将亚洲的觉醒与欧洲的先进无产阶级斗争相提并论,可见当时(   )
A.欧洲革命的落后B.亚洲的觉醒影响很大
C.殖民体系的瓦解D.亚非独立运动的高涨
10 . 甘地和孙中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近代民族民主运动的引领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摘编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甘地的计划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921年各地罢工396次,参加者60余万人,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农民拒缴租税和武装暴动。但是,到了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材料三 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4月1日)


(1)根据材料一,说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际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