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埃及抗英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埃及是非洲大陆的重要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航行条件得到改善,但往返欧亚远途航行的高昂时间成本对商业航运依然有负面影响,这成为人们寻求捷径、在苏伊士地峡开凿运河的动力。在当时,真正有实力争夺印度与东南亚贸易利益的只剩下英国和法国。重开这条横穿近东,尤其是埃及地区,进而通过地中海直达欧洲的海运航线,便成为这两个大国建立海洋霸权,最终压制对手的关键。1855年,运河开工建设。策划和具体施工由法国人负责,资金大部分是英国人出的,劳工则是埃及人。1869年,“用我们的生命,用我们的血汗,用我们的尸骨换来的”(埃及总统纳赛尔)运河工程历经11年的建设终于竣工。

——摘编自刘萌《苏伊士运河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述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背景。结合所学,从地理角度指出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并简析它的开通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法国、英国殖民者都不干涉穆斯林教育模式,并把教育托付给基督教传教团,其中一些基督教传教团在殖民地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在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殖民地政府向教会学校提供津贴,同时开始管控课程内容:侧重读写、数学、法语、法国文化的教育,又明确规定课程中不允许出现有关非洲历史或文化的内容。

——摘自(英)凯文•希林顿《非洲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欧洲殖民者在非洲采取的文化政策。结合所学,以二战后的埃及为例,说明现代非洲针对上述文化政策的应对举措。
2022-06-2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9世纪中期,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自治行省。1864年,英法等国相继在埃及成立银行,并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棉花或强行夺取土地。1875年,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并获得了在运河区驻军的权力。1876年,埃及政府因无力偿还高额贷款,宣布财政破产。债权国英国和法国开始直接掌控埃及国家经济大权。1878年,埃及成立“欧洲内阁”,总督成为英法的傀儡。1879年,埃及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民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1882年,英国以镇压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为名义,宣布占领埃及。

——摘编自王泰、任钰《19世纪埃及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历史互动》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此,英国联合法国和以色列向埃及发起攻击。美国公开指责英、法,并运用金融和石油向英国施压。苏联向埃及提供外交支持。此外,中国还拿出2000万瑞士法郎的现汇赠予埃及。最终,英国宣布停火,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英国依据联合国的提案,从运河撤军,完全撤出埃及领土。

——摘编自吕桂霞《苏伊士运河与大英帝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对埃及殖民侵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