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俄国一旦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就会在实力上压倒德国。不仅如此,随着俄国军事力量的迅速集结和铁路系统的急剧加大,德国在1917年后将不再拥有赢得一场全面战争所需要的军事优势。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

——【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年以后德国“预防性战争”逻辑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前欧洲人对待战争的心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国际冲突的认识。
2023-06-06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英法德美比较表一
项 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次)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1
2

材料二  英法德美比较表二
国 家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1
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5
4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时 间
大 事 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产生了怎样直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战”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8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