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战前,英美两国经济扩张则加大对华投资,经济不景气则减少对华投资。一战后,外国对华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则只与美国经济周期保持一致。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一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C.世界金融中心已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D.一战后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增大
2022-09-26更新 | 37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2019-01-30更新 | 267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尊后策划、出钱和出式器,唆使政洲大脑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库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

——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霜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金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兄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你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的》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见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计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前中期英国能够从欧洲“大陆均势”获益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均势外交”的实质。
2022-12-12更新 | 60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美拒绝签字。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列强纷纷效仿。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40年:德国提出“冯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冯克计划(后来经过修改形成“凯恩斯计划”)。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各国再次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7月1日—22日:苏英法中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1945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20世纪初的一场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这场战争是(     
A.普法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越南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3-07-18更新 | 12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928年《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1945年《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国际法的发展(     
A.实现了世界的长久和平B.有利于和平解决国际社会争端
C.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塞缪尔认为,任何文明都必然会经历兴起、发展、鼎盛、衰落等若干阶段。鼎盛时期的西方文明曾掌控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土地,但是鼎盛同时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塞缪尔指出,西方文明用了400年到达鼎盛,其鼎盛期是在1900年前后,如今西方文明在全球的经济、人口、土地、军事力量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复当年,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正在逝去。今天,全球最大的7个经济体中,有4个非西方国家。随着西方经济的相对衰落,其文化的吸引力自然而然也会消逝,就好比随着苏联经济的萧条,其制度的优越性和吸引力也消失了一样。塞缪尔预言,即使不是在21世纪初,也会是在21世纪中叶,西方文明就会失去其已经持续了200年的主宰地位。

——摘编自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某一认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3-24高二上·湖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英国基于对战后欧洲力量的估计和传统均势外交的考虑,选择了“扶德抑法”的政策,从而倾向于否定凡尔赛体系,并逐步损害之;法国则是坚定地主张对德严厉惩罚。这反映出(       
A.欧洲分裂局面形成B.凡尔赛体系的强权特征
C.合约无法维持和平D.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2023-09-0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上,经过艰难谈判,中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列强间矛盾,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主要内容有:胶州德国旧租借界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中国赎回胶济铁路等。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二   1943年11月23日,中关英三国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起草《开罗宣言》。供罗斯福审阅的宣言草案初稿提到:“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6日在三方官员对宣言草案的讨论中,中方代表据理力争,要求更明确地规定日本归还其所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经过修改,宣言改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这一影响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就此诞生。

——摘编自田晓航、王蕾《(开罗宣言)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开罗宣言》能够签署的相似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开罗宣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