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A卷)
2 . 下表是苏俄(联)在经济建设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     
急剧提高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比重,相应的压缩消费比重
通过税收、公债和一次性捐款等方法吸收居民资金
开展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
调整工资、奖励制度,鼓励职工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

A.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推动了工业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C.造成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滞后性D.使苏联市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2023-02-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所示为一名海军士兵在1920年致列宁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对此,列宁(     
在今年3月的一个月内,除给工人发了5磅面粉和3盒火柴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市场价格高得惊人:面粉每普特15000卢布,土豆每俄斗1600卢布。工人所得仅800卢布,而且还得有买各种零碎物品的扣除……人逢饥饿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所有人都有一个新口号:“不管是什么政权,只要给面包就行!”
A.改善工人待遇以推进工业化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过渡路径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 . 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农民要偿付一种类似"贡税"的间接税,即农民购买工业品时要"多付一些钱",而出售农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国家有时竟以低至农产品成本10%的牌价强制收购农产品。此外,集体农庄必须接受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耕作服务,缴付巨额实物报酬。这些做法
A.基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宏观经济学说基本原理D.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022-05-26更新 | 823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6 . 一战时连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的俄国,在二战时四年里竟生产了10万辆坦克,近14万架作战飞机和48万门大炮。一战时尚被人看不起的落后的俄国,二战后竟成了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这说明苏联(       
A.以军事工业作为支柱产业B.以雄厚的实力取得崇高的地位
C.为反法西斯做出突出贡献D.开创了卓有成效的工业化道路
2022-04-25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4届高三10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20世纪40年代中期,苏联加入了糖和小麦的大型国际商品协定以及部分普通商品的协定后,苏联专家认为“成立关于一切原料的统一的强大的商业协会可能成为反苏联的工具……苏联可以在所关心的一些商业协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据此可知,苏联专家的认识
A.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
C.淡化美苏意识形态的冲突D.能够推进商业秩序的规范
2022-04-2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怀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在当时的条件下,苏联没有集体农庄,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而没有工业化,苏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击垮了。此外,集体农庄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变化,“与集体农庄相伴随的新生活方式,如会议、谈话、宣传报告等现象,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比以往更有趣味”。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符合历史的时代要求B.服务于工业建设需求
C.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D.维护了社会环境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8年苏联的机床进口占总需求的66%,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1935年缩减为14%。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B.与西方的关系由缓和到逐步紧张
C.进口贸易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022-03-30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道∶"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
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