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5年底,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宣布,从1926年起国家将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目的是使苏联从输入机器设备的农业国转变为自己生产各种机器装备的工业国。该内容(       
A.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确立B.说明苏联经济政策已出现新的变化
C.导致苏联新经济政策被直接废除D.暗示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024-05-23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历史风云千头万绪,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与脉络既有益也有必要。历史学家王红生在其著作《二十世纪世界史》中,力图通过如下一些概念建构阐述20世纪世界史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资本主义”。20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世纪。

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

第三个概念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20世纪成为东方社会思想的主轴。

第四个概念是“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概念相比,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独有的概念。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围绕20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工业中,私营企业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在1925年占整个工业生产的23.9%,其中资本主义成分的比重不超过15%。在批发商业中,私人资本居于次要地位,只占全部交易额的1/4。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利用私人资本建设社会主义
C.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发展方向D.加快苏联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列宁在俄共十一大(1922年)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他们“大哭”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政策(     
A.允许发展资本主义B.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C.实施了余粮收集制D.鼓励经营家庭副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实行这种政策,是为了获得重建大工业所需的粮食储备,为了使工人阶级不再遇到大工业不应有的停工,为了使无产者在寻求生活资料时不必去采取非无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方式。”据此可知,这一政策(     
A.损害了普通农民的利益B.保证了前线的军事胜利
C.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3-08-29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确定了苏联“二五”计划工业指标。同年6月,苏联一家权威刊物对某些消极现象,如某些工厂生产成本上升等,发表社论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兼顾质和量,“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舆论批评B.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存在不足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得以革除D.技术落后导致工业发展迟缓
2023-05-23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1年,俄共(布)建立监察委员会,其任务是同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作斗争。监察委员不能兼任其他行政职务,有权出席本级党委会以及苏维埃委员会的一切会议并有发言权。本级党委会必须执行监委会通过的决议。这一举措(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B.实现了公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有益于经济政策的长期施行D.利于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2023-05-10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8 . 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7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强调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提高工人收入水平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023-04-15更新 | 926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引发了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苏共中央在全国发起农业集体化,重组经济管理部门,建立起完整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集中的管理,与此相应在政治上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这说明(     
A.农业集体化进程遭遇诸多阻碍B.苏俄较为重视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D.新经济政策未满足苏俄的发展需要
10 .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
A.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B.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较小
C.农产品进口贸易不断扩大
D.已跃升为世界工业的头号强国
2022-07-09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