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宁夏 高三 三模 2024-05-23 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荀子主张“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者之政也”。该主张(     
A.得到了诸侯国的普遍支持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适应了官僚制形成的需要D.意在重建宗法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下表为西汉吕后时期(公元前187年—前180年)剥夺的王国封地(部分)。据表可知,当时(     

王国

说明

削夺封地

时间

归属

刘邦之子刘友封地

常山郡

高后元年

立惠帝子为常山王

刘邦之孙刘襄封地

济南郡

高后元年

立吕台为吕王

刘邦之弟刘交封地

薛郡

高后六年

立张偃为鲁王

刘邦之孙刘襄封地

琅琊郡

高后七年

立刘泽为琅琊王

刘邦之子刘恢封地

全境

高后七年

徙吕产为梁王

刘邦之子刘建封地

全境

高后八年

立吕通为燕王

A.君主专制得到有效加强B.王国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C.有力巩固了汉朝的统治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唐前期去往印度求法的僧侣大多选择陆路,而中唐以后选择海陆者更多。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60位西行求法僧人中,有33位取道南海。该变化(     
A.受政局动荡的影响B.源于佛教地位的下降
C.因指南针用于航海D.反映羁縻政策的失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朱元璋曾严格限制朝贡次数,有的国家十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两年一次;但有的国家仍不顾限制,一年一次甚至多次前来朝贡。据此可知明朝(     
A.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B.“厚往薄来”损害经济利益
C.“协和万邦”的友好外交D.实行“海禁”维护海防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有学者研究发现,关于鸦片战争后的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且因“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的或国防的重要”,故“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这反映出当时的人们(     
A.固守传统外交政策B.积极履行国际公法
C.国家主权意识淡漠D.践诺条约相关规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对文中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正确解读是(     
A.“制夷”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B.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C.马列主义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D.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转型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如图是画家古元于1947年创作的木刻版画《烧毁地契》,描绘农民们烧毁地主的土地房产契约的热烈情景,画面中熊熊烈火衬托着兴高采烈的人们。该作品可用来说明(     

A.抗日根据地土改蓬勃开展B.边区农村尖锐的阶级矛盾
C.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D.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01-09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 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