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零售业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国零售贸易额中私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     
A.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进行调整B.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
C.私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主体D.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减弱
2024-05-3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莫斯科大学主楼
A.反映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B.体现重工业的优先地位
C.表明新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D.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2024-05-23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至1928年年底,苏联同欧美大公司签订了40多项技术合同;部分欧美的先进工人也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到苏联帮助其工业化建设;苏联还选派一部分青年专家出国学习。据此可知苏联(       
A.缓和了和西方国家的关系B.继续推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C.致力于工业化建设的需求D.借助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
2024-05-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9年,列宁曾说:“在一个国家被战争弄得民穷财尽而濒于灭亡的时候,首要的、基本的、根本的‘经济条件’,是拯救工人。只有工人阶级得救,不致饿死,不致毁灭,被破坏的生产才能恢复。”1920年秋,列宁高兴地指出:“我们的工业已经开始复活”。这里的“工业复活”得益于(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美国大萧条
2024-05-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依据,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一番描述;在经济制度方面,是整个社会占有全部资料,“一旦社会占有了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据此判断,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相似的经济政策或模式是(     
A.指令性经济B.新经济政策C.国家资本主义D.斯大林模式
2024-04-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1922年10月苏联部分省份的农民情况摘要。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省份农情摘要
鄂木斯克省因粮食机关按加倍的播种面积征收粮食税,农民对苏维埃政权非常憎恨
普斯科夫省粮食税要占农民全部收成的2/3还要多
梁赞省100%完成粮食税的农民必然要挨饿
特维尔省完成粮食税后,现在农民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粮食
雷宾斯克省农民为了少交粮食税,减少播种面积
基辅省有农民因粮食税的压力而自杀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严重问题
C.农业集体化并未有效改善农民生活D.小农经济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8 . 在斯大林的设想中,苏联通过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压缩轻工业的产能及压低出厂价格等方式降低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从而形成居民的“强制储蓄”。苏联的这种储蓄管理办法(     
1940—1985年苏联居民用于储蓄的资金总量变化图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发展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积累了重工业所需的资金D.调整了国民经济的结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法国开始建立近代工业,但是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18世纪末期之前,法国农业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0%以上。拿破仑上台之后,宣布保障农村的小土地所用制,但由于忙于战争而将经济的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连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后又被迫支付沉重的战争赔款。19世纪,法国的大部分银行不愿贷款给工商业界,而是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小的政府或收益较大的海外。由于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一部分资金充裕的资产阶级携带资金出国,导致法国国内资金的流失。同时,大陆封锁政策的长期实施隔断了法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仅使法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棉纺织工业由于原材料缺乏而中断,而且还使多年苦心经营的海外市场大量丧失。

——摘编自贺建平《简评萨伊学说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等

材料二   1925年12月,在联共 (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了“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胜利而奋斗是我们党的基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人选择了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高速度地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计划管理体制、干部管理制度,等等。只是后来,苏联把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片面化、固定化、模式化,没有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形势与条件及时做出调整。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和物力都是不充裕的,但依靠党的坚强领导,通过计划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用十几年的时间,跑完了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00年才走完的路程。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简要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2年年初,列宁要求参加西方主导的热那亚会议的苏俄代表团,“不是以共产党人的身份,而是以商人的身份去热那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用“暴力革命”和“流血斗争”的字样,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必要交往中“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意”。这表明,此时苏俄(     
A.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B.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松弛
C.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D.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