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194312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的发表(  )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表明中国的抗战从此得到美英等国的援助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2 .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下列对这一历史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它在欧洲战场上有利于英国
B.它“新”在取消了原来武器禁运的限令
C.它的通过并不代表美国已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D.它是在德军发起西线进攻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3 . 这是一张1941年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美国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张海报意在
A.说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与美国无关
B.说明美国还没有卷入与法西斯的战争
C.警醒对法西斯侵略视而不见的美国人
D.讽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4 .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受绥靖政策的影响B.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D.法西斯国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
5 . 1939年6月30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辩论,最终众议院以200票对188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孤立主义”仍占优势B.已经放弃“中立”政策
C.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6 .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7 . 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抗日,对打击法西斯发挥着重要作用
B.中国取得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C.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
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
8 . 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二战中下列哪一国家的沦亡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B.法国C.波兰D.苏联
9 . 观察下图,该绘画《格尔尼卡》作品控诉的是
A.西班牙右翼势力的叛乱B.英法等国的不干涉政策
C.德国法西斯的野蛮轰炸D.意军灭绝人性的毒气战
17-18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3年11月2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由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的国际会议。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背景下举行的
B.会议宣布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会议决定由苏、美、英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会议奠定了战后美苏两国主导世界的基础
2017-03-1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