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中国知识界认为,万国联盟也就是国联的成立,“并非偶然的运动,孤立的现象,而是历史、政局、思潮诸种因素凑合以成”。“今日国际最困难,也最根本之问题,即在调和各国家之利益,规范各国家之野心,综合各民族之精神,使悉有利于公共的善。换言之,即不承认世界上有‘完全独立’独自发展而侵害他国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要成一种有组织的团体。维持这个国际组织的,就是万国联盟。”“万国联盟,就是使世界废除战争用公理裁判曲直的唯一方法。”

——摘编自郑大华、王敏《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对人类造成的大浩劫,反法西斯大同盟将他们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在吸收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达成了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建立国际秩序的共识。《联合国宪章》强调会员国不分大小都有平等发言权的规定,宪章所规定的组成联合国为数众多的专门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原则,无不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使联合国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宪章所确定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历史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量,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国际联盟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特点,并指出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的进步之处。
2 . 1945年2月4日—11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丘吉尔在巴尔干半岛问题同意与苏联平分影响力,以交换希腊的利益;罗斯福则在联合国代表席位上让步,同意苏联及其联盟国家拥有席位。这反映出雅尔塔会议(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充满了相互妥协的氛围
C.体现了集体一致原则D.确定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今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探究问题。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   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德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6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答出至少四点)
2023-12-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交通运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了1914年时的预想,也最终让欧洲人从那种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中猛然惊醒。不过,很多欧洲人还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一个永久性的外交圆桌会议在日内瓦设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作为一个以和平为目的的议会,国际联盟可能是截至那时的所有国家历史上最为勇敢的一次试验。然而,国际联盟虽然背负着全世界自由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厚望,却只成了一个辩论俱乐部。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其安全利益认知的变化,稳定行动在目标、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从征服者模式殖民者模式演变的特点。美国、法国等通过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话语权的控制,尤其是通过控制稳定特派团的安理会决议,将不同的稳定行动模式引入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使各时期的联合国稳定特派团执行不同模式的稳定行动,导致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大国维护其安全利益的工具。

——摘编自何星《稳定行动的演变及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联合因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与国联的差异,并谈谈你对改进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活动的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利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     
A.“全体一致”的原则B.安理会理事国一致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决议
2023-07-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在战后高度发达的科技基础上,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民族独立浪潮随之发展起来了。这反映了二战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力量的消长
C.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D.民族独立浪潮源自于帝国主义势力的衰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说道:“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当时的“共同敌人”是(     
A.德意日法西斯B.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C.不结盟国家D.德奥同盟国集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是在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后,作为由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条约的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因此国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国际联盟的本质,并由此带来了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联合国并不是由政治家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反法西斯大同盟根据时代的需要,在吸收了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建的。就在国际联盟正式解散之前,在国际联盟的基础上重建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联合国已经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据不完全统计,1945-1995年,联合因为帮助和推动结束地区冲突而开展谈判,促使172场地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建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存在的“缺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2023-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联合国机构变化表,这表明(        
1945年成立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1946年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48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把国际劳工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接纳为其附属机构
A.战后国际秩序趋向稳定B.联合国摆脱了大国的控制
C.联合国的职能逐渐扩大D.国际争端得到了有效解决
2023-06-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10月2日,国联在日内瓦、东京、南京三地同时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面对事实,报告书一方面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公认的事实”,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另一方面为表示中立又替日本说了些“公道”话。一曰:“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乃至“满洲为日本的生命线”的说法“可表同情暂能谅解”;二曰:“中国人之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之重要原因”;三曰:日本因疑惧满洲“北有俄国之共产主义”,故“预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之根据地”。鉴于以上情况报告书提出了“公正”地解决事变的方法即“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公然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摘编自崔义中 乔鹏《从三国干涉还辽和李顿调查团的比较看国际干涉》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下称《宪章》)开宗明义,以“我联合国人民”的名义定章立规,取代军事结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奠定了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法律基础。《宪章》明确要求联合国逐步编纂和发展国际法。联合国这项工作涉及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产生了500多项公约,促进了国际法的整体进步,从而使国际法发展成为一个比以前更加成熟的法律体系。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与其他机构或会议(如大会第六委员会、外空委员会、人权委员会,以及各有关专门机构、特设委员会、专门外交会议等)为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余敏友《联合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与中国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国联调查团的报告内容并分析报告内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联与联合国的异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