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二战中后期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2022-07-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第八编目录(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37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38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39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40走向战争,1929-1939
4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42诸帝国的终止
43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1)根据目录反映出“西方衰落”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根据目录及所学,分析两次大战对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5 . 1945年1月,罗斯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到:“上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我们的幻想破灭的情况 下,我们放弃了获得更有利的和平的希望……(现在)我们决不能让这种情况重演,否则我们 又将走向同样的悲惨道路——通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道路。”为此,美苏等国
A.致力于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B.专注于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
C.加强合作重构战后国际秩序D.着力于处理战后遗留的问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日本经济测零,粮食短缺,社会矛盾丛生。对此,美国将外部的粮食援助与日本国内的粮食管控综合起来,采用多种办法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如实施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援助、粮食强征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对日本的农业与社会步入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经济恢复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民众要求改变过去以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种多样化,西式饮食日渐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尽管日本农业已于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但其粮食自给率却在不断下降。仅仅在1954年,日本粮食进口占共所有进口的比重就达26%,这一现象与美国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战略关系密切。日本经济复苏后美国长期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连同战后初期的粮食政策,共同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粮食战略的影响。
2021-1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建立并主导的新国际秩序。新秩序从组织、思想、社会等各方面消灭德国纳粹暴政和日本军国主义,决不允许其死灰复燃。重新划定了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但对中国钓鱼岛的安排,并没有落实)。建立联合国组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建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主要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这一国际秩序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重建国际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作用。
2021-10-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1929年7月25日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苏联于1928年宣布正式加入这一公约。截至1933年,加入此公约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国家。《非战公约》既是对以往限制战争国际法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提升与飞跃。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由此而改变。“巴黎公约的订立标志着国际法上的一个根本改变,并且消除了反对承认国际法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理由。在公约订立之前,国际法作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缺点并不在于缺少一个国际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而在于承认战争为一个正常的法律制度。巴黎公约改变了国际法的这一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在签订时有着种种的不足,但它却有着罕见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据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的历史价值。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日本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家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

材料二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摘编自2015年3月3日《京华时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举行纪念活动的目的。
2021-09-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5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