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内容来看,该体系同样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当它们对东欧、巴尔干、中国及远东其他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且这些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而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6.成立国际联盟,制定《国际联盟盟约》,明确了“维护和平”、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国联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特别划定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2.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与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4.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5.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6.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7.成立联合国,协调国际争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2022-07-1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二战中后期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2022-07-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1月,罗斯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到:“上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我们的幻想破灭的情况 下,我们放弃了获得更有利的和平的希望……(现在)我们决不能让这种情况重演,否则我们 又将走向同样的悲惨道路——通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道路。”为此,美苏等国
A.致力于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B.专注于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
C.加强合作重构战后国际秩序D.着力于处理战后遗留的问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1929年7月25日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苏联于1928年宣布正式加入这一公约。截至1933年,加入此公约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国家。《非战公约》既是对以往限制战争国际法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提升与飞跃。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由此而改变。“巴黎公约的订立标志着国际法上的一个根本改变,并且消除了反对承认国际法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理由。在公约订立之前,国际法作为一个法律体系的主要缺点并不在于缺少一个国际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而在于承认战争为一个正常的法律制度。巴黎公约改变了国际法的这一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在签订时有着种种的不足,但它却有着罕见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据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的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