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完美的设想

1945年12月,9个曾参与对日作战的国家代表(稍后加入了印度、菲律宾两国)就国际军事法庭的一些原则达成一致:不以抽象团体加以控罪、而是追究其领导人的责任,将主要责任人的消极不作为的默许或纵容一并纳入定罪和量刑的考察范围,这是对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原则的具体化,这是战犯审判史上的重大突破。战争结束前的日本要害机关曾对档案文献集中销毁,及大部分调查人员不通日语削弱了指控的力度,大部分检察官对战时日本国家机器的运行模式,尤其是陆海军省、部与内阁乃至与天皇的复杂关系不甚明了,加之日本与英美不同法系的诉讼程序和多种语言的转译,日方抗辩持续将近14个月,直至1948年4月审理阶段基本结束。1946年至1948年,历时26个月的东京审判结束了,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着重大变化。对美国来说,“有价值的合作者远远超过‘指控其战争罪犯’所产生的价值更大”,因此有人称东京审判为“完美的设想,不完美的现实”。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
2024-02-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并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有美国学者评价道:“(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蓝眼睛的幕府将军,家长式温情的军事独裁者。正如天皇和江户时代的将军们一样,他坐在司令部里,骄横地颁布法令。”该学者意在强调(     
A.改革过程背离了民主原则B.美国将日本变为其殖民地
C.民主化不符合日本的国情D.美军竭力清除法西斯残余
2024-02-11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提出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斯大林基本上予以接受。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罗斯福也对苏联做出了让步。这表明(       
A.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各国的利益B.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体系的稳定
C.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D.雅尔塔会议让英国获得了极大利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7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自治政府逐渐成型的背景下,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解决。联合国成立“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苏联认为,犹太国的建立利于自己打入中东地区,支持以色列国的建立,主张英国委任制度到期后实行分治。阿拉伯国家代表坚决反对,但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异常高兴。第二届联大遂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由联合国管理的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犹太人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据,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成立以色列国。美国、苏联先后承认以色列政权,但阿拉伯联盟不承认。由此引发中东战争,并愈演愈烈。

——摘编自任忠英《从巴以关系透视大国政治—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181号决议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在落实联合国181号决议上的做法。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戴高乐表示:“战争一结束,美国就要回到它的西半球,英国就要回到它的岛上,只有法国依然屹立在旧大陆上。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有法子打破我们的伙伴强加给我们并要求我们消极认可放弃利益的局面。”这反映出(     
A.反法西斯同盟渐现裂痕B.二战期间法国的地位跃升
C.英美两国无意限制法国D.法国的欧洲大国情结浓厚
2024-01-23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行为体参与度、规范完备性和惩戒机制的有效性这三个指标可较为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国际秩序的完整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该秩序是否成熟或成功。需要特别指出,从国际秩序的历史实践看,主导性国家特别是大国参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否则国际秩序就难以成功。 国际秩序确立的规范越能满足实现秩序的目标尤其是主要目标,这一国际秩序就越完备,反之同理。此外,如果对体系内行为体违反国际规范的阻遏效力不足,则国际秩序难以有效运行。

——摘编自邹治波《国际秩序的评判研究》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更大的提升,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更加积极。此时的国际环境相较于以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既有国际秩序处于失调的状态下,此时中国对国际秩序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引领者”。对国际秩序的构想不再只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摘编自高晗《中国国际秩序观变迁研究(1982—2018)》

(1)有学者认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不完备、不成功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则是一个较为完备和成功的国际秩序。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反对该观点或另有补充均可,并结合材料一的全部或部分标准阐述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新型国际秩序的构想,以及在全球治理中的具体实践。
2024-01-19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发动的对中国和广大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日本理应向亚洲各国家和人民作出道歉和赔偿。 然而, 日本政府却与索赔国讨价还价, 甚至拒绝赔偿, 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 这与日本在战败后被美军单独占领, 把日本纳入美国的东亚战略不无关系。 从1948年起, 美国开始把其远东重点转向日本, 美国计划把日本培植成为其在亚洲新的反共、反苏基地。朝鲜战争后, 台湾当局又重新得到了美国的重视, 美国虽然 “扶日”但不 “弃蒋”。 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在东亚的扩张,准备构建“日台同盟”, 希望台湾和日本能够尽早就和约问题达成一致, 赔偿问题并不在和约的考虑范围之内。

——摘编自徐显芬《未走完的历史和解之路———战后日本的战争赔偿与对外援助》

材料二   作为赔偿者, 日本战后对亚洲国家所付出的战争赔偿与缅、 菲、越、 印尼、 韩等国索赔额相比, 差之甚远。 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仅占我国战争损失6000亿美元的0.0033%。从日本开始战争赔偿的1956年至1961年, 赔偿额不超每年财政预算的1.7%。 1954年至1959年, 以赔偿为契机, 日本把大量产品和成套设备作为赔偿输入东南亚, 为日本产品打开了销路。 日本政府竭力的避免使用 “赔偿” 的概念, 把所赔资金、 劳务和商品的提供都称为 “经济合作”。从而通过概念的转换,把日本必须被动履行的战争赔偿义务, 变成了主动提供的 “善行义举”。 这更加强了日本国内 “集体无罪责” 的潜意识,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战争罪责、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潮卷土重来的社会条件。 日本逃避战争赔偿责任的做法,使日本至今对战争责任、历史认识等问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摘编自孙琳《日本未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带来的影响。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探究问题。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   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德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6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答出至少四点)
2023-12-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交通运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6年,苏联明确拒绝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指出: “所有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只是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设置的,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先进、最完善的,所以没有必要加入美国设计的国际经济体系。”造成这种认识是因为苏联(     
A.赫鲁晓夫改革初见成效B.已经与美国开始冷战
C.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D.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10 . 下表为二战后国际组织列表,下表折射出二战后     

名称

成立时间

位置

联合国粮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电信联置

联合国教料文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万国邮政联盟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

1945

1957

1947

1977

1919

1958

1945

1865

1946

1986

1875

1948

1970

1950

1945

罗马

维也纳

蒙特利尔

罗马

日内瓦

伦敦

华盛顿

日内瓦

巴黎

维也纳

伯尔尼

日内瓦

日内瓦

日内瓦

华盛顿

A.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B.国际协调机制更加完善
C.区域一体化逐渐形成D.美苏两极对峙日趋明显
2023-12-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