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某校一位学生在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主题活动时搜集的部分材料。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内容出处
(日本)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会完全被摧毁。尼米兹海军上将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法)亨利·米歇尔著,卢佩文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来到波茨坦的时候曾携带一份号召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的草案,这个草案我想同丘吉尔讨论一下。这将成为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政府首脑们的联合公告。……丘吉尔和我一样渴望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
A.①揭示了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可直接作为历史依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
C.②是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学者观点,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运用①②③多重证据互证,可以多角度考证日本投降的相关原因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2024·北京丰台·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指出:“从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战后的实践来看,雅尔塔体系是近代以来最能经受实践考验的一个国际体系。”这是由于雅尔塔体系(     
① 抑制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公平和公正   ②确立民族自决原则,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
③提倡和平合作,建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确定大国一致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明确,该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阻止任何缔约国根据《联合国宪章》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采取的行动。之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明确要求依照《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予以登记。这表明《联合国宪章》(     
A.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B.明确了和平解决争端机制
C.构筑了国际经贸的基础D.有效预防了经济危机蔓延
2024-04-30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3 世界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现实:照见历史。

当前,两场冲突最为引人注目,一是俄乌冲突,二是哈以(巴勒斯坦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这些冲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经纬,也照见了许多历史问题。

材料一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2023年)71日的声明中,为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未来谈判设定了明确的条件。他表示,只有当乌克兰武装部队进入1991年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后,才会准备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泽连斯基表明与俄罗斯谈判唯一条件:乌军取得乌克兰1991年边界》

材料二   

图1欧洲简图与黑海沿岸简图

材料三   日前,以色列常驻英国大使霍托维利表态称:即便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军事活动结束,也不会接受“两国方案”,绝对不会给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机会。美国《政客》杂志网站(2023年)1214日报道:(英国外相)卡梅伦称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霍托维利(Tzipi   Hotovely)排除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的言论“令人失望”。

材料四   

图2中东简图(标注小图为1947年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两国分治示意图)
(1)材料二和材料四中两次冲突的核心区域,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战争的“洗礼”,其中于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13世纪分别征服巴以冲突核心区和俄乌冲突核心区的力量分别是(双项选择题,不计顺序)(     
A.马其顿B.罗马C.匈奴D.蒙古

(2)1991年成为乌克兰总统眼中特别重要的年份,是因为(单项选择题)(     
A.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取得成功
B.苏联成立,乌克兰成为苏联创始成员国
C.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
D.苏联解体,乌克兰的主权重获国际承认

(3)以材料一中的观点推断,泽连斯基更喜欢以下思想家中的(单项选择题)(     
A.中国人墨子B.古希腊人柏拉图C.荷兰人格劳秀斯

(4)现行国际体系形成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就召开于图1中标注所指位置(也是标注小图中深色区域),这次会议即(单项选择题)(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

(5)巴以问题之所以复杂,还有其宗教因素,如耶路萨冷被多个宗教同认为圣地,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     
A.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印度教和婆罗门教C.佛教和道教

(6)材料三中的“两国方案”也就是图2标注中的“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方案,通过这一方案的机构当是(单项选择题)(     
A.国联B.欧盟C.联合国

(7)有国际评论员调侃俄罗斯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观目的是“防止□□东扩,但客观效果却是加速了□□北扩”。“□□”应为(单项选择题)(     
A.华约B.北约C.欧盟

(8)就以上两冲突,作为重要国际力量的中国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请推测中国的“声音”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容易出现的两项?简述推测理由。
原则理由




2024-04-11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图片信息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并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百余年时间里,英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

——摘编自张俊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国家治理的英国视角》

1.结合所学,简述英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一战”是现代意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构建的时间节点,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战”时期及战后,中国夯实了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

—— 摘编自侯中军《近代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及理论思考》

2.结合材料二,概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相关史实。

材料三

时间大事记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
2001年(2)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2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大决议
3.补充表格中的大事记。结合三则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有何变化?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
2024-04-11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6 . 变化的格局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又一代年轻人被战火吞噬,欧洲各国的基本国力几乎也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殆尽,从而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造成了它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经济模式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一分为二,形成了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想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这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革命性变化,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也是对旧欧洲的又一个致命打击。

因此,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世界霸权地位一去不复返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一去不复返了”的背景。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文化帝国主义。第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旨在殖民帝国时代增加和维持帝国的权威。20世纪后半期,随着非殖民化浪潮兴起,第二种类型的非官方文化帝国主义也应运而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经营活动和通讯行业的发达,发挥了塑造人之价值观、情趣态度的作用,如无所不在的广告宣传。

面对这样的侵袭,尼加拉瓜人提供了一个取代弥漫第三世界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做法。去年(1979年)的一次文化活动浪潮,尼加拉瓜人用艺术的方式在绘画、舞蹈、歌唱、写作和工艺创造中表达自己。“人们正爆发出一股干劲和热情,”一位民歌手说。政府也在努力拯救尼加拉瓜的文化传统,尼加拉瓜文化部长卡德纳尔说:“文化必须交到人民手中,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消费者。”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非官方文化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及第三世界的应对之道。
2024-04-10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 世界现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货币体系变迁烛照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奥匈帝国和俄国流通的不是银币而是不可兑换的纸币以来,实行银本位制的德国再与东欧这些国家开展贸易就吃亏了。实行金本位制要求掌握新的铸币技术,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英国成为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德国贸易的大部分资金是从伦敦市场以先令计算进行融资的,因此也就等于一定数额的黄金。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可以免去信用顾虑,原先的货币制度可以视为前统治者的事物加以废除。普法战争中战败国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给德国,德国利用这笔赔款换回黄金并铸造成硬币。1871年,德国实施金本位制。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给美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的提议下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与会的44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是:规定“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因此而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度。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资金的配额决定各国投票权的大小。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等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中国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威来影响世界面对的重要挑战。中国发展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经济在某些方面比美国还强。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在解决全球变暖、艾滋病和能源安全等方面对世界的贡献是非常宝贵的。中国已经崛起并融入了全球资本体系,这使其能够在经济、战略和外交的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而推动世界走向多元化。美国和中国应该协作解决有关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比如贸易、货币政策、能源和对外援助,等等。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62个大事件塑造700年世界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德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因素。金本位制的建立促进了德国的崛起,结合所学,说明崛起的德国在20世纪初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二战后期世界货币体系重建的时代背景,并综合评价这一体系。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写出本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了全球资本体系”的两例史实。
2024-04-08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世界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技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一国的地位和影响,而且,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还是解构和整合国际关系,推动世界格局变迁的基本力量。在以前的国际关系史上,国际关系的演变一般都是通过战争手段来实现,如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雅尔塔体系就分别是一战和二战促进的。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格局转变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从科技催化经济、再以经济和军事对社会支撑作用的位移,经政治的途径而和平完成的。

——摘编自蔡长华《论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上述材料蕴含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从中提取一个恰当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2024·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5年10月,日本释放以共产主义者为主的约三百名政治犯,其中包括羽仁五郎等史学家。这些史学家出狱后迅速展开活动,提出摆脱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的历史观,宣传唯物史观,从被统治者的视角来描绘历史,并特别强调研究应服务于人民。这些史学家的活动(     
A.影响了亚洲的觉醒B.践行了“冷战”政策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D.有利于福利国家的建设
2024-04-06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10 . 在不断变革的国际格局中,国际法对于构建不同的国际秩序起到一定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格局是世界上主要力量或力量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国际格局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反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为追求国家利益而展开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具有明显轮廓并对世界发展起重要影响的近现代国际格局逐步形成,第一次是17世纪40年代经历了欧洲30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里亚格局”;第二次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英俄普奥法多极格局,五极力量此消彼长,构成均势;第三次是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格局,这次的多极格局结构充满矛盾因而非常脆弱、短暂;第四次是二战后的雅尔塔格局,其以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为中心。这四次国际格局的转换都是在大规模战争之后,通过战胜国召开会议,是其意志妥协的产物。

——陈小曼杨佳佳《国际法在构建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材料二   在以往的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国际法主要体现为国家协议的形式,其对国际秩序构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每次格局交替时和既有的国际格局出现危机预兆时,作为大国维持自己既得利益并保障其将来的利益的工具,是大国意志妥协的产物,并不能反映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意愿,以此为基础所建立的旧的国际秩序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国际法作为构建国际秩序的基础已经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通过国际法可以将国际社会各国对于构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意志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并辅之以相关保障措施。

——陈小曼杨佳佳《国际法在构建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1)结合所学,从材料一的四个国际关系格局中任选其一进行评析。
(2)结合所学,列举一项二战后签订的国际法事例;并谈谈你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2024-03-2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广东卷第20题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