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向苏联大使强调:“肯尼迪总统早就想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这些导弹……这次危机一结束,这些导弹就会拆除。”苏联……同意拆除导弹并让联合国代表前往核实拆除工作。

材料二   无论美国和苏联都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核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核武器的控制达成某些协议。

材料三   经过这次对抗,美国还认为,美苏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处境相同,对核战争的风险有共识,苏联对此比较“理智”,而中国则更加危险。故而美国进一步加强在亚洲遏制中国,甚至希望利用苏联来制约中国。

材料四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其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古巴导弹危机及影响》


(1)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成功化解的原因。
(2)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及其解决对中国和西欧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认识。
2021-09-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第八编目录(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37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38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39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40走向战争,1929-1939
4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42诸帝国的终止
43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1)根据目录反映出“西方衰落”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根据目录及所学,分析两次大战对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日本经济测零,粮食短缺,社会矛盾丛生。对此,美国将外部的粮食援助与日本国内的粮食管控综合起来,采用多种办法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如实施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援助、粮食强征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对日本的农业与社会步入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经济恢复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民众要求改变过去以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种多样化,西式饮食日渐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尽管日本农业已于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但其粮食自给率却在不断下降。仅仅在1954年,日本粮食进口占共所有进口的比重就达26%,这一现象与美国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战略关系密切。日本经济复苏后美国长期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连同战后初期的粮食政策,共同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粮食战略的影响。
2021-1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建立并主导的新国际秩序。新秩序从组织、思想、社会等各方面消灭德国纳粹暴政和日本军国主义,决不允许其死灰复燃。重新划定了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但对中国钓鱼岛的安排,并没有落实)。建立联合国组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建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主要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这一国际秩序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重建国际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作用。
2021-10-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增强美国防御法案》,即《租借法案》。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两院分别表决通过。311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案》,第二天正式实施,历时4年半。此前,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反对美国参与欧战的意见占了上风,罗斯福极力主张用货款或租借武器的办法援助正在与纳粹德国激战的英国。他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首先获得援助及所获援助最多的是英国。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的60%。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从1941101日实施,到二战结束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98亿美元。19415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到194593日止,美国给与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最终在国会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租借法案》。
6 .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与殖民地简表》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二:丘吉尔在回顾二战历史时说,“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局势的特征。该特征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2)除了材料二所指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战争”的爆发?
(3)例举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2021-02-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不能归因于某个特定的国家。那些直接参与决策的领导人、外交官、将军在“一战”前都是一群性格各异、莽撞自负、多     疑善变、懵懵懂懂、不知未来去向的“梦游者”,他们只关注各自的利益,对政策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及灾难性的后果没有理性的预估,他们甚至还尝试利用危机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最终玩火自焚。

——摘编自[英] 里斯托弗·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这次大战”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的性质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参战动机。

材料二   “德国之声”等媒体 24 日称,普京炮轰波兰,与欧洲议会 9 月通过的一项决议有关。该决议认为二战是苏联和纳粹德国共同发起的,证据之一便是两国 1939 年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从东西两向围攻波兰。普京周二表示,欧洲议会的决议是妄图抹杀苏联为结束二战所做的贡献。

——摘编自2019年12月26日《环球时报》新闻报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合二战中的重要战役,说明“苏联为结束二战所做的贡献”。
2021-02-0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前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45年部分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4年 美国工业产量相当于欧洲总和。
1914年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7年 俄国革命开始;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 西欧各参战国饱受大流感打击,“士兵的枪已经成了拐杖”。
1918年9、10月 奥匈帝国境内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
1918年11月 德国柏林工人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1921年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1929年 美国股市崩溃。
1933年 纳粹夺取德国政权。
1936年 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1939年9月 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1941年12月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5年8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很大,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快一战结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二战全面爆发的政治、经济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各主要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国际政治前提。
9 .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9月28日报道,10月3日是一个值得德国人纪念的日子,届时,德国历时92年将还清最后一笔战争赔款,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自1924年始,德国以向美国贷款、发行外国债券等方式筹集这笔巨额赔款。原规定5年必须付清赔款,但因各种原因,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历时92年。

材料二 (1943年12月1日)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对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基于以上各项目的,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斗争,以获得日本无条件之投降。

——《开罗宣言》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世界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1)阅读材料分析,德国赔款是来自于哪场战争?在该场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是哪次战役?
(2)请写出材料二中所提到的“盟国”建立的标志。写出这场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冷战”开始的标志。美国实施“冷战”政策,最终导致出现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写出美国提出的维护“世界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请写出一个牵制美国实现这一设想,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力量。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该如何去做?
2019-09-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