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2022-09-08更新 | 5256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7世纪初,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形成了阿拉伯民族,有统一的宗教和语言。阿拉伯人在吸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中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阿拉伯手工艺人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此外,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

——摘编自禹田《图说世界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马帝国晚期与阿拉伯帝国信奉的主要宗教,并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所起的重大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汇编。石柱上端雕刻的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


《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19条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25条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99条倘若自由民以银与另一自由民合伙经营买卖,则彼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200条倘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

材料二   该法(《罗马民法大全》)提出“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并明确指出皇帝拥有的各项权力。该法肯定了教会在国家的地位,它不仅拥有主管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权力,而且拥有参与国家司法活动的权力,教会法具有民法的效力,教会法庭甚至具有高于世俗法庭的地位。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的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关于“对人私犯”的责任,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刘海鸥《论古代罗马侵权责任方式发展演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说明《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不同点。
4 . 罗马人从埃特鲁斯坎人那里学会了建筑庙宇和雕塑偶像,从希腊人那里引进了许多新的神祇和神话,如阿波罗、德墨忒尔等。到了共和后期,罗马疆域扩展到地中海东岸,罗马人也吸收了该地区的宗教和神。一时之间,东方“神秘宗教”的神祇在罗马大为盛行。这说明(     
A.外来文化为古罗马文明奠基
B.基督教善于吸纳外来宗教理念
C.罗马文明呈现出多元开放性
D.地中海地区是欧洲文明发源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帝国早期(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罗马人从帝国外面进口某些商品: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毛皮和奴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象牙、黄金和奴隶,以及占有重要地位的亚洲的各种奢侈品,其中包括香料、宝石、调味品和最受欢迎的丝绸。这说明( )
A.罗马受到东方文明影响B.罗马帝国促进文明交流
C.世界市场雏形已经形成D.中国与罗马贸易量最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蕴含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重塑了我们。慢慢流淌的世界长河中,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浪花。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在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在同一区域的历时性发展中,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之间是隔绝的、断裂的、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给文化的传播延承提供了契机。不同风貌的地域文化支流交汇,才可成就“世界文化的长河”。

——摘编自孙旭《文化交融的美丽结晶》

提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马繁盛时期,钱币上常将地球图案与胜利女神组合,用女神的形象表现大地神,手持地球献给皇帝。5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钱币上十字架和地球的图像组合增多。到了查士丁尼时代,皇帝手托地球,地球上放置十字架的图像组合成为最常见的钱币正面图案,随后也成为拜占庭钱币上的标准图案之一。钱币图案的上述变化反映出,拜占庭帝国(       
A.极力彰显其宗教正统地位B.文化独具一格
C.弘扬古代罗马的法治传统D.民族意识增强
2022-04-26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拜占庭帝国时期双虎造型的罗马银罐,有学者研究称,该造型并非这一类最早的样式,该样式可能与黑海萨尔马提亚造型、古波斯造型有关。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保存了希腊帝国的文明B.是亚欧地区文明交融的纽带
C.艺术水平遥遥领先世界D.手工业风格受到中国的影响
9 . 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这说明
A.各地文明相互借鉴B.古代帝国均选择君主专制
C.人类文明同步发展D.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特征
10 . 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后,修建了周长10公里,厚近4米、高7米多的城墙,建造了坚固的城门、塔楼、碉堡等工程。罗马城内还建有平民居住区,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这说明古罗马的城市建设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注重军事性和民用性
C.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