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早期基督教兴起与传播的过程中,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始终以一种政治的标准和实用的态度裁决基督教,由最初的漠视,到将其视为一种非法的宗教加以迫害,再到承认其合法性,终将基督教提升为国家宗教,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多神教信仰。这一变化(     
A.取决于基督教在帝国境内广泛传播B.使基督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是迫于教会伦理对人民的精神控制D.说明统治者意志影响基督教的命运
2023-10-18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古希腊罗马城市建立的合法性及其神圣性是在神庙前围绕祭坛与坛火所举行的公共活动中确立起来的,城市的神庙和诸神与城市是休戚与共的关系。这说明在古代西方·
A.城市经济功能在不断地削弱B.城市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C.城市发展受神权的重要影响D.城市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随着罗马领土的不断扩张,希腊城邦与希腊化国家纷纷讨好罗马。罗马在学习希腊文化的同时,却对希腊的民主政治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希腊式公民投票是“暴怒中的群氓的举手和无约束的喊叫”。这反映出(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寡头政治有助于国家政局稳定
C.罗马治国理念具有务实性D.民主政治导致了希腊城邦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出自于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名著《世界:一部史》,它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基本情况。作者使用此表意在说明(       
地理漫长的陆地边境与狭窄的海上通道阻碍了军队与信息的流动
文化帝国边境之外的日耳曼民族觊觎罗马的财富;
“南北”繁荣差距导致嫉妒与仇恨的产生;
蛮族对罗马人身份的有限认同
经济贸易逆差导致帝国财富的流失
A.地理环境阻碍了罗马的崛起B.多重因素导致罗马帝国衰落
C.地缘政治决定了帝国的命运D.帝国的统治不利于经济发展
5 . 公元前63年西塞罗当选执政官,粉碎了败选者喀提林武力夺权的叛乱阴谋,虽然叛乱者在行政机构——元老院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但西塞罗仍促使元老院对叛乱者做出施以极刑的决定。公元前58年,罗马保民官克劳狄乌斯又宣布将未经审判而处死罗马公民的西塞罗流放。这些案例表明,罗马法(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发挥了维系统治的作用
C.顺应了政治体制的变革D.保障了帝国政治的稳定
2023-02-09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以儒家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是大一统。从哲学上说,是天人感应;从政治上说,是中央集权;从制度上说,是文官治国;从伦理上说,是三纲五常。中国的“奉天承运”和西方的“君权神授”不同。罗马的“皇帝神格化”是为了论证其统治的神圣性,但“神意”与“民意”无关。中国的天意要通过民心来体现。“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因为强调“权力”的最终来源是“责任”。有多大权就要尽多大责,不尽责就会失去权力的合法性。这一套意识形态也不断塑造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拥有对“天下”的强烈责任感,对“大一统”秩序的强烈认同,士农工商莫不如此。汉朝有完整的基层政权并深入基层的文教事业。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用儒家文化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塌,基层的人民还能看懂同样的文字,遵循同样的法度,理解同样的文化。唯有这样的人民基础,大一统王朝才能多次浴火重生。

材料二   罗马帝国注重建立稳固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罗马民族认同”。例如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号召以罗马的传统美德,即对家庭、国家和本土神灵的忠诚与责任来凝聚人心。维吉尔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构建“罗马民族”认同;李维写《罗马自建城以来史》,批判分裂的派系主义;贺拉斯作《讽喻诗》,号召社会回归对家国的责任感。然而,罗马治国思路是只管上层,不管基层。只有行省的贵族和官僚才说拉丁语,基层群众基本不会说,更谈不上融合相通。高卢和西班牙并入罗马300年后,农民还在说自己的凯尔特语。罗马苦心建构的“民族认同”,由于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而从未抵达基层人民心里,因此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把罗马抛到九霄云外。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潘岳《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序言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古代罗马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与古代罗马国家治理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与授予自己共和国“第一公民”(元首)称号的屋大维不同,他自称约维乌斯,意即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在尘世的代表,还通过宗教和礼仪,不断强化他“众神之父”的形象。此举(     
A.破坏了罗马的共和政体B.促进罗马君主政治形成
C.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D.维护了罗马的元首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罗马规定,只有罗马公民才可以参加罗马军团,并且参加罗马军团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战利品和土地,还能够获得荣誉和晋升的机会。这一规定
A.增强了罗马的对外征服力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益
C.旨在维护罗马城邦的稳定D.缓和了公民与贵族矛盾
9 . 拜占庭帝国时期双虎造型的罗马银罐,有学者研究称,该造型并非这一类最早的样式,该样式可能与黑海萨尔马提亚造型、古波斯造型有关。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保存了希腊帝国的文明B.是亚欧地区文明交融的纽带
C.艺术水平遥遥领先世界D.手工业风格受到中国的影响
10 . 平民通过斗争,所有罗马公民在法律面前已经完全平等,由于平民和贵族可以通婚,相互融合的贵族家族和平民家族逐渐形成新的元老院贵族,他们主导着政府.但是,“罗马共和国并没有成为民主政体”,这是因为(  )
A.民主与共和不能同时并存B.罗马法徒有其表而无其实
C.平民无法成为元老院贵族D.贵族是共和国政府的主导
2023-06-1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