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在征服迦太基、希腊、埃及和近东之后,他们统治了大量的城市,其中很多拥有过辉煌的过往,有一些罗马城市是作为帝国控制体系的一部分而建立的。获得自治地位的城市,由皇帝授予其居民公民权和罗马特色的宪制。享受公民权的罗马公民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包括参与市政管理、加入罗马军团或享受罗马法保护。宪制规定的内容包括:地方长官的选举、地方议会的运作,以及征税、征发当地劳动力和司法审判的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治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查尔斯·弗里曼《古代地中海文明》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国王会为封建主颁布特许状,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口特许状承认了城市内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其人身安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并免除城市居民的封建赋税。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管理权,独立的司法审判权。西欧城市的特许状,不仅使中世纪的西欧诞生了许多新兴城市,也使中世纪的西欧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自治城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共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287年,经过长期斗争后,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罗马独裁官,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政治、社会上的权利和经济方面的部分权利,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维持。这种局面(     
A.有利于稳固罗马城邦统治B.导致贵族根本利益受损
C.推动平民独裁统治的建立D.确保了平民与贵族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罗马海外殖民地容纳了罗马殖民者和当地人,一个个殖民地也就充当了罗马和当地发生接触的门户。它让从属于不同聚落和文化的族群混杂而处,对罗马世界观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的海外殖民(     
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C.促进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D.推动了宗主国文化的传播
4 .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交通发展服务于罗马领土扩张B.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长期稳定
C.罗马法的实施保障了道路修筑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考证,罗马大道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它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面逐渐覆盖了整个欧洲和部分亚非大陆。这些大道一律呈直线铺设,且多数道路两侧树木被砍尽而改植草坪。据此可知,罗马大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A.推广行省制度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实现军事目的D.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2023-03-24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9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宫、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A.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B.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D.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7 . 罗马共和国裁判官主要职能是从事民事司法裁判活动。裁判官并不给予当事人某种权利,因为只有法律可以这样做,但他可以给当事人提供某种程序性的救济措施。法学家马尔其安形象地称裁判官法是市民法“活的声音”。这表明罗马法(       
A.逐步走向了成熟并臻于完善B.蕴含了追求正义的人文精神
C.有效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D.加强了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
8 . 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体现了当时罗马(     
A.民主政治原则得以贯彻B.贵族与平民矛盾不可调和
C.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D.人民的主权地位得到凸显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材料二:19世纪,德意志法律主要包括全德使用的“共同法”和各邦国的地方法。法学家蒂堡认为“德意志人已经从长时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社会各阶层都以一种空前的团结同仇敌忾”,而当下全部的法律杂乱无章,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会造成德意志人民之间的隔阂。若没有自己的法典,则会因继承罗马法而丧失本国法律的稳定性,依赖于罗马与巴黎的法律文化甚至政治文化,这是一种充满屈辱和压迫的做法。在几代法律人的不懈努力下,1900年《德意志民法典》正式颁行。

——摘编自熊汉宸《论萨维尼与蒂堡关于法典立法的几点不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民法典》形成的背景。
10 . 随着罗马契约法的出台,契约因素逐渐压倒了血缘因素。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 比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体现出古罗马法 (     
A.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理论B.特别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C.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D.建立了发达的民主政治体制
2022-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