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群自由、平等的城邦公民走向广场等公共场所,基于说服和对话的方式共同商议有关公共生活的事宜,并通过制定契约或法律来规范公民之间的生活,以此种方式共同追求至善的城邦生活,这种众人之治意味着法治。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的统治(君主政体)容易导致对臣民的暴政,从而滑落为僭主统治,那将是人们的不幸。古希腊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分思维……对以后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二分起到促进作用,注重对公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从而保障个人权利。

——摘编自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材料二:罗马帝国建立后,罗马继续向外扩张,商业和手工业极为兴盛,形成了200多年的经济繁荣。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安托尼亚纳救令”,使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居民都取得了市民权。“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同时受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得到了充分发展:市民法与万民法融合为一,实现了法律的统一;法律与法学研究的人员日益增多,对法学问题公开进行讨论蔚为风气,并形成不同的法学派别,通过深入讨论研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技术精益求精,为后来的法典编纂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蒙振祥、陈涛、律璞主编《罗马法(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城邦提倡的政治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实现法律统一的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疆域辽阔,交通网遍布全国,文书邮传道路畅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书驿传管理系统。秦汉时的丞相府与尚书台只是名义上总理全国邮驿事务的首脑机构。具体负责邮驿事务的中央政府机构,在汉成帝以前是典属国及其属官;汉成帝以后,这一职能被并入大鸿胪;东汉精简机构后,邮驿事务又归太尉府下的法曹掌管。秦汉时,文书驿传的方式按是否使用交通工具,分为以邮行、以次行、轻足行;按使用交通工具的类型,分为以车行、以马行。“以邮行”是指派遣邮人通过设于交通线上的各个“邮”对文书进行递送;“以次行”则是指公文以县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递;轻足行指步行。秦汉时还有使用“符信”的凭证制度,汉朝时更严。符信是邮差的身份证明和通行许可证,邮差和驿站的检查者各持一份,邮差经过时将自己的符信与驿站检查者的核对,一致时方可通过。

——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从奥古斯都设立国家邮驿系统开始,国家邮驿系统就由大区长官负责管辖,他们负责管理罗马一条或者几条的道路以及沿路设的驿站,监督着直接管理每个驿站的承包商的遴选工作。公元2世纪以后,哈德良在大区长官下设立了运输官,开始启用运输官直接管理国家邮驿系统,间接架空了大区长官管理国家邮驿系统的实际权力。罗马帝国文书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沿军用大道每隔一定的短距离配备年轻人(信使)传递消息。第二种是通过“驿站马车”传递信件,一名信使就可以从起始点到终点。第二种方法使得国家邮驿系统后来具备了国家运输这一经济职能,但是这种传递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传递速度,这也说明奥古斯都关心的不是速度问题,而是急件和对情报的及时了解。

——摘编自王玉玲《罗马帝国早期的“国家邮驿系统”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文书驿传制度设立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与秦汉时期的中国文书驿传制度的异同。
2022-11-28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由此可见,罗马元老院(     

A.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力B.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
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4 . 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缔结有效契约的前提,具有故意欺诈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性原则B.将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把诚信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2022-11-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中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2022-10-05更新 | 396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现罗马人的名誉……”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部分地区,再次将地中海变为罗马的内湖。查士丁尼镇压尼卡起义,优化地方行政制度,在亚洲领土率先推行军政权力合二为一的政策。查士丁尼采取积极地外贸政策,开通红海和南高加索商路,从东方引进丝织业。他还在君士坦丁堡大兴土木,圣索菲亚大教堂深刻影响欧洲的建筑风格。为维护统治,查士丁尼任命特里波尼安为首的法典编纂委员会,总结历代罗马法,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

——摘编自徐国栋《查士丁尼及其立法事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查士丁尼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查士丁尼大帝措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到罗马帝国初期,罗马法中的家本位逐渐松弛并趋向瓦解,家子在身份、婚姻、财产、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了摆脱家父而独立的权利,历史学家梅因在考察这一家父权的历史变化之后指出:“后来在帝政时期,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这些权利的遗迹,但已经缩小在狭小的范围内。”这一变化
A.有利于将个人从传统权威中解放B.受益于罗马帝国向外的扩张
C.反映了罗马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D.标志着父权社会的彻底终结
8 . 居住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的一道赦令。就居住权的本质而言,很难把它完全与用益权的关系割断。因为,居住权人有权出租房屋,这是用益的主要方式之一。不过,居住权更加强调其人身属性,这令其有一些不同于用益权的差异,例如居住权不因为人格减等和不行使而消灭,该权利由权利人终身享有。这表明居住权(     
A.确立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B.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要义
C.协调了帝国境内公民之间权益D.暗含对用益权的适度限制
9 .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必要前提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2022-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6-10更新 | 5704次组卷 | 50卷引用: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