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随着雅典的战败,其海外的收入渠道被切断,公民生活陷入困苦。公元前4世纪,雅典将军卡瑞斯为筹集士兵的薪水,只好带着军队前去为正在发动叛乱的波斯总督提供服务。他回雅典后将战利品分给各部落,平民纷纷鼓励他招募更多的雇佣兵。雅典将军的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雅典城邦所默许并支持的。雅典曾多次利用这种方式来缓解伯罗奔尼撒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这一时期,许多将士在战事失利后惧怕被民众审判而被迫逃到国外,只能在国外靠提供佣兵服务为生。

——摘编自任冰妮《古典时期的希腊雇佣兵》

材料二   3世纪,罗马的传统征兵方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一些有钱人不再愿意到军队服役。而统治者认为蛮族大多好战,“让他们保卫帝国远比入侵帝国好得多”。军队的蛮族化程度和3世纪的社会危机程度成正比。对于皇帝和政府而言,军队的蛮族化是不得已的选择。军队的蛮族化加速了军队的质变过程。军队蛮族化使军队的雇佣性质愈加凸显,更容易成为远在行省的将领的工具。在原有公民兵逐步失去对国家忠诚的前提下,让“外人”——蛮族军人保持对国家的忠诚,实在是无法想象的。

——摘编自张晓校《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时期军队蛮族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前4世纪雅典军事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军队蛮族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023-04-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叙述:“每一个法律和习俗规制下的人不仅要遵守自己的法律,还要遵守人类的普遍法。人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是独特的,被称为市民法,这种法律适用于他们自己的城邦;由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建立的法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被称为万民法,这种法律为所有国家适用”。这一论述产生的背景是
A.习惯法被贵族任意曲解B.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
C.万民法保护了人类发展D.民主平等观念逐渐形成
2022-02-21更新 | 1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在希腊,奴隶被解放了也只能是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成不了公民,他的儿子也成不了公民;而在罗马,一旦奴隶被主人释放,他自己或许成不了公民,但是他的儿子肯定是可以进入公民队伍的。”上述材料可以(       

A.研究罗马最终能够征服希腊的原因B.证明罗马文化比希腊发达
C.反映出罗马的奴隶制度渐趋衰落D.说明罗马政体比希腊先进
4 .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公元368——369年不列颠发生了纳税人暴动;公元372年毛里塔尼亚爆发费尔姆领导的奴隶、隶农大起义;公元4世纪末在西班牙发生农民起义。据此可知,加速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阶级矛盾激化B.宗教斗争
C.公民道德沦丧D.蛮族入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尼禄是罗马帝国第一位迫害基督教的皇帝,在其统治时期(公元54——68 年),基督教已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但与犹太教的矛盾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图拉真时期(公元98——117年)为维护帝国稳定,强调信仰基督教为死罪,不放弃信仰的人会被判处死罪。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公元306- -337 年),罗马国教分崩离析,帝国军队中有大量基督徒,本人并不排斥基督教信仰,在他的宫廷中有很多基督徒官员。后来,他还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这导致基督教在数年间为整个帝国提供了统一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张帅《罗马帝国皇帝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综述》

材料二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主要思想,是权力和信仰的源泉,它影响着西方国家的人权与民主、民族观、双重政治观和双重权力制度。许多杰出文学家根据《圣经》创作出了他们的杰作。例如,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根据《创世纪》创作了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在西方,当人们出生时,必须去教堂接受洗礼,因为在洗礼之后,他们就成了神的儿子;在死了之后,他们的罪是可以被神赦免的,并得以上天堂。他们每个周末都去教堂听布道。

——摘编自孙平《试析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对基督教态度极其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皇帝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2023-02-1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法律与国家发展】

材料一   罗马之所以繁盛乃至于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而留给西方后来者一个永恒的帝国梦想,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政治意识通过立法而使之制度化和现实化,这个制度化的政治意识又不断地催生出更为杰出地政治家和立法者,直到它所征服的其他民族也最终在政治意识上成熟起来……

——赵明《罗马法与帝国政治意志之关系述略》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不断侵蚀下,于476年宣布了灭亡。罗马人同日耳曼人社会生活条件存有巨大差异: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因此,面对罗马人相对发达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同时由于不断的战争、瘟疫摧残着西欧,致使田地荒芜,商品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海上繁荣的贸易消失,城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法也隐没不彰,步入了沉寂。

——苏彦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对国家政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分析罗马法在中世纪前期衰落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