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78-前49年)58位执政官,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拿现金收买选民的执政官多达15位。这一时期,各类归于选举舞弊名下或意在遏制选举舞弊的法律迅速增加,达二十余项。由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     
A.选举舞弊是政治生活的常见现象B.立法遏制选举舞弊行为成效有限
C.选举舞弊加速了共和国走向衰亡D.罗马法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经商,往往由奴隶或奴释民(奴隶获得释放后成为公民)代为经营。经商发财后的奴释民也多购买土地,甚至不再经商。西塞罗说:“没有什么比农业更好……更适合自由人的。”这说明,在罗马共和国(     
①贵族因无利可图而不愿经商   ②占有和买卖土地是公民的权利
③奴隶经商致富可获得公民权   ④社会的重农轻商观念比较浓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104次组卷 | 2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4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
3 . 下图为2000多年前古罗马城厕所遗迹。该地下公厕建在豪华的宫殿下,沿着各墙边,长石板凳上总共有50个盘子大小的洞,在前方还有流动水槽可供清洁。由于水的珍贵,古罗马人发明了复杂的水道系统——米拉格罗斯水道桥,把生活污水引向厕所。这反映了当时古罗马城(     

   

A.营建理念先进B.建筑形态多样C.功能分区明显D.基础设施完善
2023-06-28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姓名亚历山大屋大维
个人经历16 岁跟随其父参加希腊战争,20 岁继承了马其顿王位。热衷于推行扩张政策,企图征服世界,最终建立亚历山大帝国。19 岁登上了政治舞台,对外发动战争,但基本采取适可而止的战术。
统治措施效仿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征服地区袭用波斯行省制。鼓励马其顿人与波斯人通婚。始终没有称帝,披着共和的外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授予行省居民公民权,实现行省居民的罗马化,出现罗马和意大利同行省上流社会融合。
文化贡献在远征过程中建立了著名的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在城内建有剧场、花园、广场、体育场、神庙、宫殿、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喜欢读希腊的文学作品,能用希腊和拉丁语写诗。他建成了大理石的罗马城。建造元老院会所、神庙、剧院和庞大的交通网。

——摘编自曹承杰《亚历山大和屋大维》

(1)据材料提取信息,从个人经历和统治措施两个角度归纳两位历史人物的相似之处。分别指出两人对战争的态度。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者建立的帝国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5 . 在古希腊,众神几乎都有自己的神庙。古罗马人则建立了万神庙,把众神集中起来供奉。在万神殿中,既能看到主神朱庇特(即希腊主神宙斯)的神殿,也能看到女神维纳斯(即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等神的神殿。这反映了文明的(       )
A.争辉斗艳B.融合互鉴C.继承发展D.侵夺吞噬
2023-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并立状态,两者之间的交往和冲突,成为古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突出特征,游牧世界曾一度取得优势,甚至消灭农耕世界的政权,改变整个亚欧大陆的世界版图。下列选项可以佐证材料观点是(     
A.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B.日耳曼人消灭西罗马帝国建立诸多王国
C.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拿破仑帝国D.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王国
7 .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认为古希腊文化作为艺术本身就具有征服的力量。被征服的希腊人,把艺术带到了土气的拉丁姆,并用艺术征服了他们野蛮的征服者。奥维德的《变形记》就像是一本罗马版的希腊神话集,其中的很多故事都来自古希腊。这反映出(       
A.古希腊文化的侵略性B.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深远
C.古罗马文化的传承性D.古罗马艺术起源的多元性
8 .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常常慷慨捐出资金帮国家建立舰队,释放自己的奴隶从军参战,甚至忍痛取消从敌人手中赎回亲人来鼓励前方战士英勇杀敌。据此可知,罗马人(     
A.民风淳朴B.团结爱国C.残忍好战D.英勇善战
2023-06-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不同文明多元并存,联系密切,不断发展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在大一统观念的支配下,秦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对全国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法律方面“明法度、定律令”,通行于全国;同时,统一税制、币制和度量衡,统一文字。汉承秦制,在边疆扩大之后仍能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性,而且在帝国形成的过程中,边疆民族与汉族不断融合。

古希腊是以众多城邦国家的形式存在的,每一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制度,城邦地位平等,城邦国家没有大一统观念。罗马对被征服地区不像汉帝国那样将其与内地融为一体,而是用武力让其臣服,然后将其作为奴役和剥削的对象,所以不可能出现民族融合的局面,境内的其他民族也没有把罗马文化视为主导文化。罗马帝国建立了诸多行省,行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有着不同的地位和政策。罗马虽然在版图上建立了一个大帝国,但是却没有内在的统一思想和基础。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形成了许多封建国家。

——摘编自王晓雪《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边整经略思想之比技》


(1)依据材料比较秦汉与罗马政治上的差异。

材料二   



(2)与13—14世纪相比,17—18世纪东西方主要贸易路线及区域发生了怎样变化?依据所学分析变化原因及影响。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后果绝不是把英国变成了人间的乐园与天堂。一方面,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得英国的经济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它的工业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世界获得了领先地位,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同时,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了一个城市国家,中世纪那种田园诗般的农业社会被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取代。社会经济繁荣的另外一面却是人间“地狱”: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富裕的是资本家,“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又是贫民窟最大、最多的国家”;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都被吸引到追逐物质财富上去了,物欲横流,金钱第一,连友谊、安闲、艺术、时间都要用金钱来衡量”;昔日“田园诗”般的生活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远去了,大量煤炭的使用使得英国的上空弥漫着灰色的尘雾,形成了伦敦城上空的“伦敦雾”。英国变成了弥尔顿笔下的“失乐园”。

——摘编自苗福光《作为生态批评家的劳伦斯》


(3)围绕工业革命的后果这一主题,依据材料,从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这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四       

序号重要事件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911”事件爆发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英国正式脱离欧盟
(4)阅读并选择上表中三则相关资料,从“____与当今世界”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将主题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运用所选资料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主题所选资料序号说明
____
与当今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罗马帝国时期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     
①《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4部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②是查士丁尼皇帝主持编纂的
③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④《罗马民法大全》否认奴隶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