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     
A.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实现教会对人思想意识的绝对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6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早期,英格兰人从西欧各地招募生源,设立了修道院学校,修道生很少有机会玩耍,必须遵守静默的清规,即使是课间也不准大声说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督教化程度的加深,教区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按教区设置,生源基本局限于本教区。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爆发,西欧人口增长乏力,社会各行各业人力资源匮乏。教会和社会各界只能通过教育提高既有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力资源供给的效益。14世纪末,英格兰毛纺织业发展迅猛,牵动手工业各个部类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伦敦创新了丝织业,采矿业、酿酒业等都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培养实用人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教士,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独立开办以培养匠人为主的学校,新兴社会阶层办学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中世纪漫长的演进,英格兰率先进入世教育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飞跃不仅是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进步,也是世界历史走出中世纪的重要标志。

——据陈界《英格兰中世纪教育的演进》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英格兰教育的演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英格兰教育演变带来的影响。
2022-07-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如图出自1330年前后德国海德堡的手抄本。它描绘的是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A.婚姻自由得以实现B.教会控制社会生活
C.离婚手续十分繁琐D.政教合一政权建立
2022-03-05更新 | 13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这说明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2021-07-18更新 | 620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9高二·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7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