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凯恩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看,政府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因此,凯恩斯大声疾呼要实行政府干预经济,并且凯恩斯在为政府设计干预经济的政策时,着眼点放在社会总需求方面。为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以需求管理为主,要以扩大政府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提出后,很快风靡于西方各国经济学界,成为居主流地位的一大经济学流派。

——摘编自王东京《凯恩斯“革命”与他的充分就业理论》

材料二   罗斯福考虑到要维护失业者的尊严和身心健康,政府准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程,以促进经济的恢复,扩大就业。1933年3月31日,成立“国内资源保护队”(CCC,亦叫民间资源保护队)。受雇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预防土壤侵蚀、修筑森林道路、植树、造林、美化公园之类的工作。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2美元(亦说25美元)寄回其家中。四个月内共招募了第一批的25万人,在大约1500个营地劳动,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

——摘编自《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理论很快风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就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2 . 历史学家钱乘旦曾写道:“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这里修补的“两个方向”具体指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西欧国家建立共同体
B.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推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和西欧国家一体化
2017-09-05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聚集美国费城召开“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发表《资本家宣言》提出:“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现股份制的人民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表明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全面丧失生命力
B.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宜之举,带来了七十年代的滞胀
C.借鉴社会主义,健全西方国家制度,带来新的发展
D.根本目的是加强自身实力,与社会主义对抗,体现了冷战思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