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世纪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即使这样,印度仍然是农业国家,因为它80%的人口基本上居住在遍布全国的60万个村庄里。根据今日印度城市生活来看,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50%市区人民处境困苦;另外还有市区底层的1%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农村的赤贫者更为恶劣。每天有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乡村迁移到城市,使城市中心拥挤不堪,接踵而来的污染、交通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自不待言。

——摘编自胡崇庆《印度的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殖民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伴生物,它既破坏旧式的传统农业社会,也为西方式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因此,欠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模式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受殖民化影响不大,现代化的模式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建立起来。(2)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虽然依靠自身的力量,但选择过程曲折复杂。(3)完全的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现代化的启动和模式选择,深受原宗主国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不过,所有这些类型都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二战以后它们在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转换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也正因为如此,在此后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就凸现了出来。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指出:倘若只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和高超精密的科学技术,而缺乏一股精神的凝聚力,那我们国家是很危险的。如此,国家就失去了精神支柱,难以抵御各种天灾人祸,最后必然会走向土崩瓦解。我们还是必须设法保留我们基本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凌翔、陈轩《李光耀传》

(1)请分别举例对应二战前欠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三大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概括二战后欠发达国家现代化推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欠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要注意什么?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巴西新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以公平社会政策为优先治国战略的民主体制,大刀阅斧式的雷亚尔计划将巴西从通胀率一度接近2500%的恶性泥淖中拉出,3位总统的连贯施政降低了基尼系数的峰值,逐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形社会,为巴西后来成为金砖国家夯实了基础。同时不忘开发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科技领域,主张巩固南方共同市场,并加强同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经贸关系。多种因素的结合,带来了今天巴西走向现代化繁荣的兴盛局面。自从2011年巴西以2.8%的增长率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后,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主办权-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和2014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两大最具国际影响的体育赛事都逐一垂涎巴西。这些活动的举办标示着巴西的现代化进程之路正在加足马力稳步向前,与此同时,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摘自王天杭《巴西独立以来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定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同时据统计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

——摘编自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等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4-04-1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全球南方”概念持续升温。一般来说,“全球南方”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群体性崛起。进入21世纪,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积极通过南南合作和区域及跨区域整合来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应对西方霸权秩序的挑战。乌克兰危机后,“全球南方”公开表达了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乌克兰危机也被视为“全球南方”政治觉醒的重要标志。“全球南方”正在成为一个彼此认可、处境相似的发展共同体,具有鲜明的非西方、反霸权、谋发展、求正义的共性。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全球南方”国家掀起了争夺、拉拢与分化。对此,“全球南方”国家应凝聚共识,在南南合作深入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推动发展合作、维护公平正义。

——摘编自崔守军《“全球南方”崛起的动因与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全球南方”崛起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全球南方”崛起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橡胶需求增长,英国皇家植物园组织团队深入南美洲搜集橡胶种子,经培育后分发到锡兰、马来亚等地,西方资本公司转而在东南亚建立大量橡胶种植园。19051924年,东南亚橡胶在世界橡胶产量中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了93.2%,仅马来联邦地区的橡胶种植园就有300个,西方资本投资额约为5000亿美元。

——摘编自王杭亚《从东南亚种植园看殖民主义生态影响》

材料二   二战结束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成为以橡胶、锡这两个农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的典型殖民地经济。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因英国资本撤出致使马来西亚许多大型种植园被废弃:政府将其划分为小块分配给马来人,同时鼓励开发新的小胶园,推广高产胶树与新型技术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推动稻米与油棕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政府还通过调节国内橡胶产量和出口来维持与增加橡胶收入,以应对世界橡胶市场上合成橡胶的竞争。1979年,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与消费国签署《国际天然橡胶协议》,该协议生效后成功干预了橡胶市场价格的几次变动。到198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摘编自姚《《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

材料三   1952年,中国政府与锡兰签订贸易协定,用大米换取锡兰橡胶。50年代中国在海南等地尝试种植天然橡胶,后来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到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21世纪初,中国橡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马来西亚等国投资建立橡胶加工厂或控股、参股当地橡胶企业。2006年,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成立了云垦云椽公司,与政府合作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橡胶产业,实施罂粟替代种植。

——摘编自杨云匀、马俊《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研究》等

(1)结合材料一、概述20世纪初西方资本公司在东南亚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概括马来西亚政府在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转变中所做的努力。
(3)简析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意义。
2024-04-09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伴随着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带来的较快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拉丁美洲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但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大量移民只能聚居于贫民窟。1953年,学者将其归纳为“过度城市化”。移民劳动力往往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正式地受雇于某个雇主,缺乏社会保障(如不参与养老金项目)与体面的工作条件,通常而言工资也极低。20世纪70年代,三分之一的拉美城市人口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拉美各国的第一大城市(首要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都非常高,2020年不少国家超过40%,有的甚至高达70%。由于城市化缺乏工业化支撑,城市无法为迁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生活条件,新增人口多为贫困人口,城市正规住房总体短缺,大量移民无法获得基本的卫生、教育与医疗条件。

——摘编自王瑞民《过度与不足:拉美与中国城市化的比较与反思》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成因并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04-08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起,南昌市委、市政府确定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中心,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的举措,投资1.5亿元,新建和扩建了南昌发电厂、江西拖拉机制造厂、南昌柴油机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江西油脂化工厂、南昌罐头厂等26个重大工业项目。这一时期,还相继从东北、上海等地内迁组建了江西电机厂、南昌橡胶厂等企业,初步奠定了南昌工业发展的基础。南昌市的机械工业担负了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援农业的任务,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重点发展了机械制造业,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国营洪都机械厂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新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运5”和试制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边三轮摩托车“长江750”,南昌柴油机厂生产的2105型柴油机在菜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摘编自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南昌工业史话》

材料二   虽然土地所有制落后、土地分配不公平和贫困继续困扰着印度农村,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1966年)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先进的国家。在比莱、杜尔伽普尔和罗尔科拉建设了国营钢铁厂,到1966年,成品钢总产量超过700万吨。由于印度经济的其余部分还很不发达,一些成品钢被出口到日本。印度生产了1100万吨水泥、50万吨化肥、250万台电扇、150万辆自行车、6万台内燃机。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很多关键领域帮助印度工业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美)斯坦利·沃尔波特《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的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和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化过程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一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大量的部门发展计划,引导投资银行和金融与技术援助特别基金将资金流向瓶颈生产部门,如智利“促进生产合作委员会”通过“国家生产计划”引导电气化工业部门和钢铁、石油生产的发展;兴办大量国有企业,如1941年到1964年巴西新建国有企业120多家,其经营活动扩展到了全国40多个经济部门;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等保护本国工业和国内市场,增加工业部门的竞争能力,促进本国非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的发展。

——据杨新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摘编自剧锦文《国企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实行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24-03-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债务危机,进入“失去的十年”。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因成功缓解“滞胀”而风靡全球。1989年,美国推出“布雷迪计划”,对拉美国家提供援助,并要求受援国进行经济改革。拉美国家的关税大幅度下调,非关税壁垒也大为削减。拉美各国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外汇限制被取消,汇率自由浮动。政府出售大量国有企业,1990年拉丁美洲私有化收入是72.28亿美元,1991年则迅速扩张到180.81亿美元。各国还修改劳工法,使企业在雇佣和解聘工人时有更多的自主权,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材料二   经过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拉美经济一度恢复增长,但好景不长。外资涌入之后大肆收购各类资产,经济危机多次发生,经济大幅波动,失业问题严重,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贫困问题仍然顽固存在。总体来看,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并没有起到类似于欧美那样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二中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