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鸡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就海上格局而言,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16世纪前的区域格局阶段、1500—2000年的单极主导阶段,以及正在进入的一个多极格局阶段。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街”—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曲线图所示的海洋格局予以说明。
2023-11-08更新 | 10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盟东扩的早期历程

历史阶段时间事件
历史契机199112苏联宣布解体,冷战结束,“欧洲协定”签订。欧盟逐步向中东欧国家开放工业品市场
起步阶段19936月—199412提出中东欧国家入盟的条件:确保民主、法治、人权以及尊重;市场经济体制,承受竞争压力
先期准备阶段199412月—19976帮助中东欧逐渐加入欧盟的内部市场,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以及加强合作,规范中东欧国家民主制度
实质性操作阶段19976月—20045正式吸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个国家

——据高歌《中东欧国家入盟与欧盟东扩:是否为同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二   尽管1994年欧盟东扩目标提出后的10年间,俄罗斯已多次表达了加入欧盟的愿望,但都没有得到欧盟方面的积极同应、欧慧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992004年在任),如果俄罗斯成为欧盟的成员国,那么它在欧洲议会的代表数将是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总和,已经使欧盟与俄罗斯之间重新竖起一道“锻暴”、但普罗迪也表示“俄罗斯是欧洲的基本组成部分”,“欧洲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俄罗斯”

——摘编自马风书《融入欧洲: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欧洲战略》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91—2004年欧盟东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91—2004年的欧盟对俄罗斯的态度,并简析影响当时俄欧关系的因素。
2023-09-01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B.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C.世界文化实现一体化D.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2023-08-18更新 | 155次组卷 | 33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截至2012年,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的3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18%,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外汇储备占全球的75%。据估计,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2050年将超过七国集团。这表明(     
A.经济多极化趋势有所增强B.金砖国家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C.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2023-08-14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7年,不结盟运动提出了将安理会成员总数增加到26国的改革方案,后又追加了增加6个具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其中必须包括非洲国家)的提案;2005年,不结盟运动作为主要利益集团的代表,对联合国改革的《成果文件》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大量修改建议。这体现出(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联合国改革的成果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023-08-10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稳派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美国在1998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美国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日益以美国的商业利益为中心,经济外交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的关键”,要“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继续保持美国的领导和领先地位”。美国此举(       
A.造成战后经济体系崩溃B.表明外交方式发生改变
C.意在保持经济主导地位D.导致亚太资源竞争失衡
2023-08-09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1913-1962年美国及部分西欧国家人均工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据此,可以推知(            
人均工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1913-1962年)

1913-1918

1948-1962

美国

1.7

1.6

联合王国

1.3

2.4

比利时

0.7

2.2

法国

0.7

3.4

联邦德国

0.4

6.8

意大利

0.6

5.6

A.马歇尔计划实施效果显著B.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发展
C.欧洲一体化惠及西欧各国D.美国的竞争地位有所下降
2023-07-1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冲刺预测(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2286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今后国际制度的演变,美国将发挥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大的影响,但它拥有的力量要比数十年来所曾拥有的小,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B.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C.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和壮大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