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十七世纪前期,英国议会拥有的权力是
A.任命内阁首相B.决定是否向民众征收新税
C.决定王位的继承D.可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2 .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材料(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平衡议会和国王的权力
C.说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D.说明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3 .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通过了《权利法案》
B.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4 . 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6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
(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经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领导权B.人民群众把革命推向深入
C.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D.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够
6 .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臣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权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玄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

8 .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二19世纪的下院建立起了委员会制度。每届议会期间总要成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调查政府财政收支或某一行政工作或某一社会焦点问题,供议会立法或行使监督职能所用。19世纪末,委员会数量增多,达30多个,并出现常设委员会。……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下院的工作效率。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9世纪议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提议的人均说成是弑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所提出的法案是“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派拒绝通过。

——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结合材料四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议会”做简要的概括。

(3)综合以上回答,概述西方代议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6-11-27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9 . 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10 .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意图是( )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B.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