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在英国一段时期内,贿买选民之事非常普遍,有时议员的席位甚至公开标价,给那些最有钱的高官显贵或富商巨股用钱来换取政治地位,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时,一个议员席位标价为1500镑,后来价格不断上升。到乔治二世(1727-1760年)在位时涨到了2000磅。材料反映了英国(       
A.责任内阁制存在弊端B.封建地主势力衰落
C.议会权力进一步扩大D.君主立宪有名无实
2023-06-02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高频选择题60题)
2 . 1688—1697年英法“九年战争”期间,英国军费开支巨大,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征收任何的赋税。为解燃眉之急,国王被迫接受建议而另辟蹊径。这里的“蹊径”是指(     
A.特许东印度公司建立B.推动金本位制度实行
C.向中国走私贩运鸦片D.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
2023-06-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 近代早期的世界(手工工场时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3 . 英美两国是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于1787年成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并在南北战争后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两国制度差异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决定的
②两国道路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转型的渐进性
③两者都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④两者都全面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有学者认为,对于大多数英国民众而言,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不在于鼓励他们向压迫着他们的国王和贵族宣战,而是提示他们,是时候再一次拿起武器捍卫英格兰的“古老自由”了。至于所谓的英国激进派,我们很难奢求他们能像海对岸的同侪一样与旧世界彻底决裂。材料重在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捍卫自由的决心B.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保守色彩
C.存在多元化政治运行模式D.君主立宪道路得到了普遍认同
2023-05-12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广东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在伊丽莎白时代,国王和贵族对自己的服饰极度考究,装饰华丽,以此来维护王政的权威。但是在1752年,一名英国贵族说:“我平日在英格兰穿着宽松无领大衣,相当舒适和自由,那是我们英格兰快乐宪政的象征。”这一转变体现出(     
A.人文主义思潮传入英国B.贵族服饰风格趋向朴素
C.政治革命带动观念变动D.工业革命引领社会潮流
2023-05-0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湖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有学者将部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特色归纳为下表,据此推断,表中①②③分别是(     
国家特色
坚持“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建立起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淘汰了绝对君主制,开创了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大要素的新政体。
“主权在民”取代了“主权在君”,通过对平等的执着追求,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A.英、日、德B.意、俄、英C.美、德、法D.美、英、法
2023-04-21更新 | 103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法律

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涉及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查士丁尼法典》皇帝敕令及权威的法学家对于法律的解释,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
英国《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联邦制,确立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
《法国民法典》民事权利的规定;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部或多部法律,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纲要下期中冲刺(高频论述题60题)
8 . 在《权利法案》颁布前,英国下议院曾起草《请愿条款》,明确要求议会“专制”,但威廉亲王拒绝对其王权施加任何限制,最终《权利法案》删去了“议会所议事项未能议决,议会不得被宣布解散”等内容。这表明《权利法案》(     
A.是利益妥协的产物B.削弱了议会的权力
C.扩大了国王行政权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初开始,公开发售国债成为欧洲许多国家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办法。16881689年,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格兰具备了为6年后在一片信任的氛围中创建英格兰银行所必需的条件。英格兰银行把短期公共信用业务并入一个半公营的现代货币银行体系。从1713年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公债增长了1倍多,到“七年战争”结束时差不多又翻了一番。英国的公债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的1.273亿英镑,到1783年增加到2.429亿英镑,几乎翻了一番。

——《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

材料二   1927年起,国民政府滥发公债。1932年,政府应付各种内债本息2.1亿余元,每月平均偿还1700万元。112日,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鉴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中,政府每月财政支出仅军费一项需1800万元,不敷达1600万元,提出挪用每月内债还本付息基金以应急需。此消息引发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纷纷致函反对。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在宣言中指出:“此种举措,不啻将全国人民历年备置之财产,宣告没收,减绝人民之生计,破坏国家债信,而一方对于截留税收,冗军浮费,则坐视不敢处置,以致财政一无办法,乃不得不攘夺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费暂时之挹注,此种举措徒起截税者之野心,为滥费者张目。全国国民,为国家经济立场,允当群起,誓死反对。”国民政府被迫于118日收回停付拟议。

——《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

材料三   1981年,中央决定发行国库券。3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节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19811987年,每年国库券实际发行量都超过计划发行额,总其发行361.76亿元,1985年起可以贴现和抵押贷款。通过发行国库券,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暂时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

——《中国共产党公债政策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公债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反对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的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央发行国库券的作用。
2023-04-07更新 | 1574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21 背景原因类材料题解答技巧-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君主不愿按传统习俗行事,更愿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处理事务,并且热衷于变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国家结构发生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愈发重视宣传宫廷礼仪。宫廷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还是资助文艺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产生了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以来,因为作家和诗人都乐于表现祖先和君主们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将他们描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文书上,君主注重形式的完美,便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担任文书长,让他们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且讲究修辞。

——摘编自李玉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   审判查理一世前后,英国君主形象经历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尽管审判查理一世后,君主形象又一定程度上复归神圣,但这也无法改变统治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事实。君主权威从神授和不可分割,彻底转变为“王在议会”的混合君权观和大众主权观,确保了英国人从中世纪就享有的“自由”。英国君权观的变化与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是相互作用的。新君权观为审判查理一世提供了理论武器,反过来,审判查理一世践行了新君权观,并提出了君主在英国拥有合法性的新标准,巩固了君主在英国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宫廷生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新君权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2023-04-02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