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法国某部著作记录了以下重大事件:三级会议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颁布,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处死路易十六。这些事件表明法国大革命(     
A.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B.历经曲折才实现政体的巨变
C.鼓舞了亚非拉美地区人民D.照搬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
2024-05-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2 . “富裕起来的机器所有者、市民,不想再听命于贵族或国家。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认为这才对世界最有好处⋯⋯于是,法国市民在1830年推翻了王位,将路易十八的后继者从王位上赶走了。”该现象(       
A.推动了法国近代文官制度发展B.源于产业革命的推进
C.得益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
2024-05-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不但任期长,还拥有任命总理、提起全民公决、解散议会及宪法委员会等专属权力。但自宪法颁布的第三年起,没有一个总统敢于解散议会;相反,多名总统迫于众议院和舆论压力而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封建政治残余犹存B.共和体制得到巩固
C.政体变更颇为频繁D.参众两院彼此掣肘
4 . 有学者认为,法国的宪政运动“正是以权利与义务,终极正义、自由、平等、安全,财产等意识形态教条为政治行动的根据”,同时政治制度的建设者们在第三共和国时更加注重“妥协与合作”的艺术。该学者旨在说明法国宪政的构建(     
A.未能发挥启蒙思想的实践价值B.注重政治力量间的利益均衡
C.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结合D.具有曲折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18世纪,英王威廉三世经常与少数几个重要的大臣聚会于密室,商讨国事,内阁已具雏形。乔治一世当政时,厌恶议会中无休止的争吵,渐渐失去参加枢密院会议的兴趣,并从1718年起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而指定财政大臣代其主持。1712年担任首席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以卓越的才干操纵下院,控制内阁,独揽行政大权。内阁会议自此有了自己的首脑——首相,摆脱了国王的控制。与此同时,辉格党在国王的支持下,长期掌控议会。而久居台下的托利党经过逐步的分化与重组,发展为政府的“反对派”。议会与政党的接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

——摘编自岳爱成《英国近代议会制的困境和政治上的倒退逆流》

材料二   复辟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不仅拒绝召开议会,还于1830726日发布多项敕令,以君主专制的强硬政策对抗日益增长的社会要求。资产阶级代表梯也尔随之起草了一份“抗议书”,认为“政府违反了法制,我们可以不服从”“政府现在丧失了合法性”“我们反抗它”。729日,成千上万的工人、退伍军官、小商人等在巴黎自发地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自由万岁!”“打倒波旁王朝!”的口号响彻巴黎上空。82日查理十世被迫退位后,波旁王朝在法国的200余年的统治至此被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吕一民《大国通史: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初期英国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波旁王朝“至此被永远地画上了句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法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研究。法国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美国民主共和得益于英裔美国人的法律和民主习惯,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也注重对美国历史传统的研究。托氏认为地方分权制度对于一切国家都是有益的,而对于一个民主的社会更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梁氏也认为地方自治是民主共和制之基础。托氏认为分权制衡的原则使得各司其职,不至于越权;梁氏认为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如果行政部权限太狭,则……不能自由以行其政策;反之,行政部则将滥用其职权,而反于共和政治之本意”。托氏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进行考察是为法国人民寻求一套实现民主的机制与原则,而梁氏研究美国民主共和制之目的在于说明美国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具备此类条件。

——摘编自张顺昌《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比较研究》

材料二   17、18世纪,法国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上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但法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致使其败于英国,并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一些游历英美的法国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良策。法国是一个政治思潮纷繁复杂的国家,启蒙思想、保王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法国国内局势也容易受欧洲影响,比如在路易十六被处死后,为扑灭法国革命火焰,英国联合他国组成反法同盟,而巴黎人民推翻无力抵抗的吉伦特派的统治后,雅各宾派趁机上台执政,他们实行恐怖政策,无数的无辜人被送上断头台。从1789年到1875年,法国政体经历了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和共和制的交替转换,一共颁布了12部宪法,并且每一个时期的权力机关内部派别林立,代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虽然几经波折,但它(共和政体)仍旧是法国一直追寻的理想政体。

——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其认识不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因素和特点。
7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由于议会中不存在多数党,法国的内阁总是多党联合组成的。内阁阁员有两种责任,一是集体责任,一是个别责任,内阁阁员个人常被议会上院或下院“猛烈攻击”,内阁更迭也相对频繁。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中央制衡机制缺失B.共和制的基础薄弱
C.政局相对动荡不安D.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2023-06-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安徽合肥·一模
8 . 钱乘旦在分析某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X国的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Y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据此判断,X国和Y国分别指(     
A.俄国、美国B.美国、德国C.俄国、英国D.英国、法国
2023-02-13更新 | 5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江西卷)(15+4模式)-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下表所示为1880~1886年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法令。这些法令的实行(     
11880年3月18日,政府颁布法令,驱逐耶稣会修士
21881年6月16日,法国下令废除修女持修会会长颁发的传教许可证书就可在初等学校任教的特权
31882年3月28日,《义务初等教育法》规定:公民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在学校中的传统地位
41886年10月30日,初等教育总体组织法规定,宗教界人士不得担任公立学校教职
A.利于巩固法国民主共和秩序B.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权
C.开启了法国世俗教育的进程D.根除了封建专制主义残余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那样也便不会产生一个国王所易犯的任何错误。一切职位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反对他们任上所作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公民大会裁决。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

材料二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轻得多的。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

材料三古典民主拘泥于“民主”一词的字面意义,实行的是单纯的、纯粹的民主(亦即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少数异议分子(通常都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处于被排斥的地位,而现代民主则一般不诉诸全体公民意志的直接表达,强调包含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权参政并争取自己合法权益,实行代议制度(亦即间接民主)、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总之这早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主政体,而是一种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意愿之间维持某种平衡的“混合政体”;古典民主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现代民主则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个人既有权参与政治活动,也有权不受非议地放弃公共政治而从事一切私人的合法活动,而政府的主旨也正是保护这种个人自由权利不受任何势力侵犯。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册)》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思考:在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上,希罗多德和苏格拉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强调什么?
(2)材料三从哪些方面比较了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不同?现代民主和古典民主相比,有何进步?
2022-09-26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