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3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
2016-08-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右玉县一中高二5月考历史试卷
4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1850年代
初步确立了近代海关制度,主要由外国人操纵,即所谓的“洋关”
1860年代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1901年
清廷宣布设立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清廷下令停止武科举,将新军体制推向全国
1903年
清中央增设“商部”并开始制定各项商律,陆续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5年
清廷成立“学部”,从此,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
1908年
清廷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之后,各省代议机构一子议局成立
1910年
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成立
1911年
清廷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立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等10个部 。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材料二中的“任何人”是指什么人?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并列举古代雅典为后世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民主运作方式?
(3)阅读材料三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晚清政治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
2016-11-21更新 | 9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趋壮大
②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
④春秋时期,社会秩序发生动荡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
6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不包括
A.分封制的盛行
B.井田制的瓦解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D.学术思想的空前发达
2016-11-18更新 | 5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卷
7 . 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016-08-16更新 | 32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1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