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礼乐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
2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016-11-27更新 | 7224次组卷 | 125卷引用:史学素养选择题题型03史学原则、方法、史料研究意义-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时期,贵族在幼年时由父亲题取“名”,“字”则是成年后“冠礼”或“笄礼”时所取。“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种名字制度的作用主要是
A.明长幼B.定尊卑C.彰个性D.求吉瑞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6-11-27更新 | 3186次组卷 | 6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物”一词开始见于《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豋降有数,文物以记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不敢易纪律。”该古籍中所说的文物是指(        )
A.人类具体活动的物质遗存B.具体的礼乐典章制度
C.传递文化思想的文化载体D.以甲骨、青铜器为主的古代器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